交通需求管理
所谓交通需求管理从广义上说是指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促进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选择行动的变更,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从狭义上说是指为削减高峰期间一人乘车的小汽车通勤交通量而采取的综合性交通政策。
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施错时出勤等对策,在时间上分散交通需求;通过向驾驶员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和拥挤、事故状况,促使交通需求在空间上分散化;通过提高公共交通和服务水平促进人们利用大运量、高效的公共交通;实施各种综合对策,促进小轿车的有效利用的对策以及通过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对交通发生源进行调整。
我们可以从交通出行的几个阶段来说明一下TDM对策实施的策略和目的。
在出行产生阶段,TDM对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出行的产生具体策略包括大力提倡电话会议,利用传真等通信形式,以电信代替出行;研究既能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又产生较少交通出行的土地利用模式,并在城市规划中加以应用。华盛顿州颁布通勤出行削减法,以减少拥挤和伴随伴随拥挤的空气污染和燃料消耗。法律要求大的雇主给雇员们提供各种为减少出门而设计的计划,由华盛顿州运输部通勤出行削减工作组提供的一份报道结果是,通勤出行削减计划使这个州的道路上每个上午的车辆减少18500辆。
在出行分布阶段,TDM对策主要是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加以控制,通过改变某些活动的地点,从而使得出行由交通拥挤的终点向非拥挤终点转移。
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TDM对策主要是对某些交通方式实施刺激或抑制政策,将出行方式由低容量向高容量转移,具体措施有汽车合乘;限制私人小汽车进入市区,改善换乘设施,促使出行者向高容量的公交系统转移。从路径选择的阶段看,TDM对策主要是从空间与时间上分散交通流。
我国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路网上的交通量越来越大。而道路建设则增长缓慢。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因此,交通需求管理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对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拥挤和事故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