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06年12月27日
时间:15:00
地点:北京奥运新闻中心
主持人(王惠):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们2006年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在这里我代表北京奥组委、代表北京市政府、代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向一年来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对我们的支持表示感谢!但是也不排除我们在这个月底,也许还会增加一场新闻发布会。

王惠
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就是主要介绍一下北京如何增加公共交通,疏解北京交通拥堵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新闻界的朋友长期关注的。
今天距北京奥运会还有590天,2007年即将到来,2007年对于北京奥组委来说是冲刺关键的一年,我们明年也会加大对北京交通的治理工作。提升北京的交通能力,为2008年奥运会做好准备。所以今天特别请到北京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刘小明先生。他主要向我们介绍怎样优先去发展公共交通,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有关情况。刘主任还将回答各位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请刘小明先生向各位介绍情况。
刘小明: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王惠主任的介绍,同时也感谢她能在今年最后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时间,让我给大家介绍北京的交通情况。

刘小明
今天的主题是北京的交通,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大城市的城市病。我今天有一些感冒,大家也能听出来,但是这是偶发的,过两天就好,但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这个病的治理需要很长时间。
媒体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今天上午10点在中国的政府网站,建设部城建司的李东序司长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问题做客网站,与各位网友交流有关公共交通的情况。今年12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以及国家劳动保障部也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有关财政问题发布了一些专门的意见。国家也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
12月18日向社会披露了在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和方案。所以从今年来看,可以说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中国城市现阶段发展的一个主旋律,也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包括北京市政府在内,要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北京正在全力备战奥运会,交通也是这样,作为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门正在着力推进交通工作,构建新北京交通体系。
今天我想跟大家沟通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北京现在交通情况怎么样?北京目前机动车的拥有量在11月底达到285万辆,目前仍以每天一千辆的速度增长。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将达到325万辆左右,到2010年北京的机动车将会达到380万辆以上。
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给北京的交通带来问题,交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根据2005年全市的居民出行调查表明,我们的公共交通从2000年的26.5%增长到2005年底的29.8%,增长了3.3个百分点。这3.3个百分点,来之非常不易,公共交通发展了,但是运送的人数由于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3.3%的增长是不容易的。但是有一个十分让人担心的,就是从2000年我们私人小汽车的出行比例从23.2%增长到2005年29.8%,增长了6.6个百分点。小汽车增长的幅度是我们公共交通增长幅度的2倍。加上我们城市的扩张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所以我们自己在缓解交通拥堵上,相当一部分措施都被发展所掩盖。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这两个数字?有一个情况要告诉大家,在2005年,北京道路交通流的流量中68.9%是小汽车,它所承担的出行比例是29.8。而另外的公共交通的流量只占到10.2%,同样也承受了29.8%的出行比例,当然这里面包括地铁。如果我们扣除地铁,使用小汽车出行单位行程所产生的道路负荷是我们公共交通的5.6倍。这也就是我们在现实阶段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第二我想简单说一下北京的交通出路在哪里?
交通拥堵可以说是大城市在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过程中,一个逃脱不了的城市病,各个城市,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已经经历过。我们在“十一五”会碰到,“十二五”也会同样碰到,我们将会按照拥堵缓解再拥堵再缓解直至缓解这个目标来进行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现在的策略是一方面扩大我们交通系统总的容量,加大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同时优化调整交通的出行结构。
第三,加强我们交通管理和服务,同时也要求市民提高现代交通意识,通过多管共举的方式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提供给各位朋友的新闻素材里,已经明确提出来,北京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计划。可以告诉大家,2008年奥运会之前,将会有192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到2010年北京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将会达到270甚至300公里,我们现在将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争取到2015年北京的轨道交通施工和运营里程达到516.5公里,运营争取达到500公里以上。
优化交通结构是世界上各个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共同选择,无论是巴黎、东京还是纽约、伦敦,它们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都在60%以上,比如东京就达到87%。05年底我们的比例是29.8%,所以我们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
缓解交通拥堵需要政府的努力,同样也需要市民的支持和参与。
第三,北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情况。
2007年1月1日北京将开始全面进行地面公共交通改革,这次公交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除了实施低票价普票制政策以外,重点是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先讲一个故事,今天早上大家从北京交通台听到巴黎摩的发展非常快,其中有一个城市公司,三年营业收入增长4倍,它的经理向社会讲他是得益于巴黎的交通拥堵。因为它承诺在市区到戴高乐机场用30分钟60欧元就可以到达。市区的地方,用15分钟25欧元都可以到达。可见在大城市,特别是在交通拥堵的这些城市中,作为交通服务的可靠性、方便和准时是多么的重要。
这次北京公共交通的改革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改革。也就是说,要在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的同时,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同时改善换乘,增加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简单的说,就是让公共交通快起来,方便起来,同时还得让它舒适起来。同时,在这次公共交通改革里,大家可能还注意到我们特别明确要用公共支出的方式来购买公共交通服务,也就是说把原来对公交的补贴,改为对公交作为政府一个公共财政的支出。
公共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的这种调整是政府政策的一个选择反映。这也是我们多年缓解交通拥堵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我们作为政府,应该经过努力,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的服务。政府应该向市民承诺这一点。同时,政府要为市民提供可选择的交通的服务,包括我们开小汽车出行。但是,政府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开小汽车的,在出行的过程中都会是畅通的。
缓解拥堵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市民的理解和市民的参与,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市民应该支持政府在发展交通系统方面,按照节约化资源,环境友好这样的方式来发展我们的交通体系。
第二,市民在交通消费方面,应该也同样更多更乐意去接受消费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在出行过程里,利用公共交通成为一种时尚。
第三,我们参与交通出行的时候,要按照交通的规则,遵守交通的法律法规,按照规则来参与交通。
总之,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需要政府的努力,市民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新北京交通体系,为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提供交通支持。具体的有关材料,在给各位的素材里都已经涉及了。谢谢大家!
王惠:谢谢刘主任,刘主任的介绍非常清晰。下面我们回答记者的问题,请各位提问。
美国新闻社记者:我想请问你在“十一五”计划的投资额总量达到715亿元,这个是包括轨道的建设,还是只是公交的建设。另外有关汽车排放量的问题,在这方面的投资,是否要加大,因为现在北京的空气质量算是很差的,您有什么解决方案呢?谢谢!
刘小明:在“十一五”计划里,715亿元是包括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的建设。但是不包括日常公共交通,就是这次改革纳入到公共支出的政府补贴。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要将公共交通的投入和公共支出调整到50%,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北京市正在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放管理,在去年我们已经实施了欧III的排放标准,在2008年北京市环保部门的安排将会实施欧IIII的排放标准。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这是北京市政府着力进行的两项重要工作。谢谢!
北京电视台记者:第一个问题,您提到可以用手机查询路况,这个实施情况是怎样。第二个问题,公交线路优化改革以后,有些市民反映,一些非“9”字头的公交车现在好像变成了“9”字头的公交车,这个“9”字头不能打四折,只能打八折,这个背后是不是有线路调整的原因。
刘小明:我先回答您第二个问题。
在这次公交改革,我们重点是要根据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的状况进行市区公交线网的优化和调整。如果没有我们市区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我们很难以对全市的整个交通改善做出进一步工作。从市区到各个郊区县的涉及到的“9”字头的公交的线网的调整工作,将会在后期我们来进行研究。
第一个问题,我非常高兴请北京交通信息中心的王刚主任来给大家回答。
王刚: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关于刚刚这位女士提到的可以用手机查询动态交通信息的问题是这样。这个系统是我们北京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道路交通流数据的采集,通过手机可以查询到动态实时各路段交通信息,目前是涵盖了五环路以内的支路以上的几乎所有的道路。这个系统也是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方便百姓的出行,使百姓在出行前、出行中,能够随时了解,前方路段交通流的信息,便于调整出行路线,节省交通时间。同时也通过这个时间的节约能够有效的缓解拥堵,能够减少能源的一些损耗,带来其他的社会性效应。谢谢!
丹麦工业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北京会推出全面的票制系统,包括月票会同时可以支持地铁以及公交车,在2008年的时候,当外国的游客来到中国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购买这种日票,或者周票,或者是月票,同时可以在公交系统和地铁使用,现在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工作。

丹麦工业日报记者
刘小明:我们在今年5月10日已经推出了市政交通一卡通,这个市政交通一卡通可以在我们所有的公交车和地铁车上消费使用。当时这个一卡通卡,还有学生的和职工的月票卡,也就是电子月票卡。在2007年2月1日将推行新的市政一卡通,将取消传统的电子月票的功能。磁卡在市区公交线路上消费,成人4折、学生2折。
在2007年2月1日我们将会推出3日票、7日票和15日票。这三种卡是定时间、定值、定消费次数,可以在市区所有的公交线路上使用。在奥运会之前,我们还会研究提出一些新的更有利于国外,包括京外到北京的旅行者使用的这些票数。
记者:你好,我想请问北京市政府是否有考虑说限制私有汽车的总量,或者考虑私有汽车总量的增加速度?谢谢!
刘小明:北京市目前没有考虑限制小汽车数量的政策和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的私人小汽车可以无节制的使用。我们这次优化公共交通的发展,就是要改善我们公共交通的服务,为在对小汽车的使用必要的管理政策做准备。特别是我们希望在通行时段,市民能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而减少小汽车的出行。东京的私人小汽车远高于北京,但是东京的交通结构出行中,只有10.2%是小汽车。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中非论坛期间北京的交通已经为2008年奥运会做了一次演习。我想在这次演习过程当中,是否有一些经验和启示?
第二个问题,在资料中谈到的北京地面公共运营亏损补贴的小问题,但是我想问的是北京地面公共运营亏损的数额能否透露?如果要持平的话,要多少年?
刘小明:中非论坛以后,我就坐在这个位置向中外朋友透露了中非论坛交通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应该说,削减小汽车的使用,增加公共交通的服务,同时错时上下班等一系列措施,都值得我们在现代交通管理和奥运期间的交通管理来借鉴和使用。这次加快公共交通的改革和发展,应该说中非论坛使我们这项工作的进程加快。至于说公交补贴的问题,因为我们政府定价,而所有的运营成本都是市场化的,哪有企业不亏之理。这就取决于我们在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和市场化这两个问题上研究的这样一个最后的结论,要把它定义为社会公益性。所以你可能注意到,这次公共交通的改革不再是对公交的补贴,而是政府的公共支出,要通过加大政府公共支出的方式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普惠于市民。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前不久,王歧山市长去香港考察了香港交通的状况,我想问一下香港的情况对于北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解决交通拥堵有没有什么样具体的实际的借鉴意义?谢谢!
刘小明:香港在交通发展里面,有很多世界上共识的经验。比如小汽车的牌照费和高额的停车费。所以使得东方明珠的小汽车的拥有量在这十年始终是一个很缓慢的发展速度,目前仅有57万辆。这一点北京暂时不能学。
但是香港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供给居民、市民良好的公共交通的出行系统方面,非常值得北京学习。特别是它的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有效的衔接换乘,包括良好的步行环境,都是北京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也正在借鉴香港跟世界各大城市在交通发展成功的一些经验,来构建我们适合于北京特点的城市交通系统。谢谢!
东方早报记者:我想请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奥运交通管制有没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在中非峰会期间,限制公交出行事宜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东方早报记者
第二个问题,请问公交发展人性化方面,现在有很多的公交车,比如300、1路、4路、5路,我觉得不管是高峰还是非高峰都是非常拥挤的,不知道刘先生是否平常也乘坐公交车出行。您也说了公交车在发展中除了快、方便之外,还要让它们变得舒适,您怎么样让更多的人能够开小汽车的人,能够参加到公交车方面来呢?打个比方,八通线四惠那个站是人为设置的一个站,这个很多人有很大的意见,觉得非常不人性化,希望能解释一下。
刘小明:你的三个问题,首先奥运大型活动期间采取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这是各个大城市在承办这届活动通行的做法。无论是悉尼,还是雅典奥运会包括冬奥会的赛事都采取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使得小汽车出行比例下降20%以上。
北京已经就奥运期间的奥林匹克交通环、奥运专线、奥运公交专线等一些方案进行系统研究,目前方案正在制定当中。我们在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出台之前肯定会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我相信北京的市民也会非常理解和支持。
你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改善公共交通的出行环境,提高它的舒适型的问题。我们会从多个方面来给予进一步的解决,包括我们更新车辆,我们以后更新的公交车辆将会全部是公交线网,同时我们在构建三级的公交的线网,包括快线、主线和支线来提高长距离公交出行的速度。
三是在构建我们三个层次换乘的体系,方便市民公交以及公交与其他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
四是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对我们公交司售人员的培训,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如果要说五,那就是我们在交通改革中,进一步的采用智能交通的方式,来提高我们公共交通的指挥调度这样一些水平,使得公交服务进一步的提高,包括信息的服务也会更加的广泛。但是这个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政府和我们广大市民共同的努力。
你的第三个问题其实是问我们在地铁运营组织过程中,为什么在四惠站设立一个换乘站。5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如果不在中间设立换乘站,在地铁的运营组织上将会比较困难,而且有可能也是很浪费的。因为不同的路段它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所以设立四惠站是在专家充分论断的基础上来实施的。谢谢!
王惠:谢谢大家的提问,也谢谢刘主任。
明年1月开始,我们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的新闻发布会将进一步规范,也就是说从明年1月开始,每个星期三下午三点钟在这里将举行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当然国家法定的休假日我们不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在每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之前的我们都会提前三天,在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公布下一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在每一次的发布会之后,我们都会预告下一次发布会的内容,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提高我们新闻发布会的质量,给各位媒体朋友提供及时、有效、权威的信息。因为北京市和北京奥组委所有的新闻发布会都在这里召开。所以我们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给我们提出有关新闻发布会内容方面的建议。
现在我预告下一次新闻发布会,就是1月10日新闻发布会的内容。1月10日下午3点在这里举行有关北京市2007年首都环境建设总体部署的情况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来关注。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有关城市建设发展的信息!在这里我预祝各位新年快乐,来年工作顺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