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一辆辆崭新的117路、3路、34路等公交大巴,缓缓驶出公交总公司车辆厂大门,开始服务市民。当日,我市共有100辆公交新车上线运营。记者乘上34路大巴来到新街口车站,和记者一同下车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新公交车宽敞、舒适、漂亮。要是市里的公交车都换成新的就好了。”
王女士的期盼,有望在3年内实现。在我市今年启动的公交优先发展3年实施计划中,更新和新增公交车将超过3300多辆,也就是说,届时我市路上跑的公交车,大部分都是新车,色彩艳丽的公交车将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
公交优先,城市交通的一次重大“制度转身”
“进一步突出公交优先的战略取向,尽快建立起与南京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突出用经济手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市场规律引导公交优先。”在6月底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罗志军对我市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提出明确要求。
市委、市政府的决心,来源于对南京交通状况的深入调研。1月21日,罗志军等市领导坐公交、乘地铁,亲身体验南京公共交通情况,召开城市交通专题座谈会,提出“建设南京和谐交通体系”;3月6日,市长蒋宏坤召开现场会,明确城市公交“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优先发展”;两天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序建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公交场站等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专题调研;6月1日,市政协主席汪正生专题听取我市公交优先工作情况汇报。市领导对公交优先的关注由此可见。
此后,由市政公用局牵头,市发改委、建委、财政局、规划局、公安交管局、土地局、物价局、城建集团等经过多次研究,拿出了《南京市城市公交优先发展3年实施计划》和《南京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政策的意见》,其核心就是“建立通达、快捷、环保、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东大交通学院的专家表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的城市交通,实际上是以车为本的。一方面路面越来越宽,高架桥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人行道、自行车道越来越窄,公交车专用线名存实亡。公交优先,从以车为本、以钱为本,转向了以民为本,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市民的出行权,被摆在了优先位置上,这是城市交通一次重大的“制度转身”。
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百辆公交新车上线运营,其实是公交优先发展3年实施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这份计划,除了新增、更新车辆,还包括公交线路优化、公交专用道建设等。
“3年计划”提出,在城市建成区内,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60分钟。高峰时,主要客流线路公共汽车发车间隔1至3分钟,一般客流线路公共汽车发车间隔3至5分钟。平峰时,发车间隔5至8分钟,最大间隔则控制在10分钟以内。3年内,计划建设公交场站37处,与地铁二号线同步建设配套公交站点7处,由此实现公共交通的“最小距离”换乘。
根据市政府决定,我市每年新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公共交通补贴补偿机制,如,继续实行油价价差补贴、公交企业缴纳的城镇公用事业附加费市级提留部分全额返还等。
目前,快速内环东线大中桥至小营段,设置了5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市市政公用局局长陈雷说,公交车车速有了明显提升。但目前全市设置的26条公交车专用道总长仅25公里,还远不能满足公交优先的需要。因此,“3年计划”提出今年要在市中心区建成5条公交专用道,3年内共建设公交专用道15条。
今年将开辟多条公交线方便江北新楼盘居民进主城
公交优先,首先要实现“公交优秀”。如果说车辆的更新,是优秀的硬件,那么服务理念的提升,则是体现“优秀”更为重要的软件。人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这种变化。
在昨天百辆新车上线启动仪式上,市公交总公司代表发出了“共建和谐车厢,实现公交优秀”的倡议。“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坚持老百姓利益优先。实现公交优秀,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老百姓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
对于市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有关方面正着手解决。据介绍,下半年,我市将新辟7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12条公交线路,重点解决新建小区居民出行难。在江北,将以明发滨江新城为中心,开辟多条公交线路进入主城,重点解决天润城、江岸水城、明发滨江新城、威尼斯水城等大型新建楼盘居民的过江难题;河西区内公交刚刚开通;江宁、雨花台地区现有公交线路将进行优化,与地铁站、火车站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方便市民换乘。
另据透露,对于空调车应该按季节浮动的呼声,有关方面也酝酿改革,目前正在进行方案论证和成本核算,春秋两季不开空调时,空调车票价有望下浮。
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市公交优先正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