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士集团展示智能公交调度系统,GPS可在一分钟内向中心汇报堵车等状况
9月18日上午,深圳市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展示在巴士集团香梅北总站举行。巴士集团于2005年9月引入智能公交营运管理系统,近两年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投资千万余元打造“智能公交”,智能公交营运管理系统在各个公交车队不断地测试、修改和完善,目前已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记者在展示现场看到,该套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集GPS全球卫星定位、GIS电子地图、GPRS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为一体。通过技术人员的操作,系统迅速完成了公交车辆智能调度、信息系统管理、公安电子监控、车辆报警定位、BRT快速公交等功能应用。
巴士车速、位置皆可监控
一辆公交车出站后有没有超速,当前到了什么位置,都可以监控。但智能公交所能管理的远不止这些。近年来,深圳巴士集团已先后在捷运车队、松湖车队和宝安机场车队运用了GPS卫星定位调度系统,全面提高了营运管理水平:一是基本信息采集,如车辆数,车辆载客定员,车辆实时位置和速度等信息。二是生产调度指挥,事前计划、事中监控、事后统计分析。三是提升乘客服务质量,语音自动报站,总站配备发车屏发布信息。GPS智能调度系统投入使用后,车队可以对营运车辆实施实时调度跟踪、车厢内监控、客流调查、自动报站且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充分提高车辆在整个运输空间上的占有率,目前正在与公安部门联网,打击公交车内的犯罪行为,改善公交车内的治安环境。
不允许十几分钟等不到车
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上下班高峰头疼,塞车头疼,天气恶劣也头疼。针对这种现状,深圳巴士集团已有部分公交车实现卫星定位,其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缩短市民的候车时间,不允许十几分钟等不到车。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是深圳公交的一次革命,过去几辆同线路的公交车同时进站、乘客在连续几十分钟内却总也等不到车的现状将明显改观。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通过采用电子地图显示技术加上车载GPS定位系统,公交车运行中经过各站点的时间和速度都可以全面直观地反映在电子地图上。当车辆在站点以外滞留时间过长时,监控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司机也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向信息管理中心反映情况。如果严重堵车,调度人员可以采取两端都发区间车的方式,把两边乘客接送过来,通车以后再加大发车密度。通过监控系统,交通事故基本上1分钟内就能反映到信息管理中心。
2000多台公交车已装摄像头
按照市政府关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要求,巴士集团所有公交大巴都将安装电子摄像头,目前已有2000多台公交大巴装上电子摄像头,并且正在与公安系统的数据库相连接,市民乘坐公交车的安全和利益将更有保障。
记者看到,一台公交大巴车厢内同时安装了三个电子摄像头,其中车身前面二个,车身后面一个。前面有一个摄像头朝后拍摄,将整个车厢纳入镜头,另有一个摄像头则安装在司机左侧上方,将上车乘客一一纳入镜头;车身后面的摄像头朝前拍摄,也将整个车厢纳入镜头。车厢内有一个存储器,所有录像资料都保留在存储器内,一旦发生情况,只要查一下录像资料即一目了然。
目前,市交通公安分局与巴士集团正积极筹建公交车电子录像监控中心,将与公安机关的电子监控联网,实时传输大巴车上的录像资料,形成统一监控系统,一旦发生意外,乘客和司机都可以用按钮来报警。一个按钮将安装在司机座位附近的隐蔽处,另一个按钮则安装在乘客可以轻易按到的位置。
全面加强车队信息化建设
巴士集团以松湖车队为样板,开展了车队信息化建设的试点与推广,实现车队营运生产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系统组建完成后,可通过OA网络办公平台进行各种文件和数据信息的处理,实现了车队无纸化办公。车队营运核算系统减少了重复性工作,通过原始数据录入由系统直接生成报表,保证了核算的准确性,将核算时间从15天减少至4天。车长报告录入系统可随时掌握每台车辆的保修频率、技术状况以及燃油的消耗情况,实现机务成本的有效控制。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人管人的传统现场管理模式。
79路巴士有双语自动报站
在201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国际友人必将更频繁地进出深圳或可能长期在深生活,从现在开始,深圳的部分公交巴士已悄然开始提供双语报站功能。
从蛇口渔港到清水河仓库的79路公交车上就实行了中文和英文双语报站,英文报站使深圳公交车的服务更加完善,更合适。“车到哪站,GPS定位系统就会知道车在哪站,系统就会自动报站。”目前双语的自动语音报站功能只在79路等少数线路上实行,这是深圳首批安装自动报站系统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