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交通是奥运会前人们谈论得最多,担心得最多的问题。城市交通拥挤不堪,大部分道路狭窄,交通路网很不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交通警察上路指挥交通的现象在欧盟前15个成员国中恐怕只有希腊了。交通问题已经构成了对希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瓶颈。雅典举办奥运会最严峻的挑战就是交通问题。
现在人们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最深的印像还是交通。从2004年8月13日开幕一直到29日闭幕,雅典交通长期梗阻的顽疾一下子神奇般地畅通起来,雅典奥组委承诺的“快捷、方便、舒适、安全”的交通模式神话般地实现了。更加神奇的是,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观众人数每场都达到10万以上,每场活动结束后这10万大军能在一小时内通过奥运快速巴土、地铁、郊区火车(城铁)以及普通公交线路等公共交通方式全部疏散到雅典的东西南北。
雅典奥运会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
1、办好奥运会是国家最大的政治任务希腊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能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导致希腊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吃历史的老本,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远远地被抛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后面,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始终处在前欧盟15个国家的末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落后,并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
本世纪的第一次奥运会在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终于又回到了故乡。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说:奥运会是希腊振兴民族精神的历史性机遇。如果与这样的机会失之交臂,希腊就会长期落后下去,就会失去东、南欧地区以及巴尔干国家长期建立起来的影响力,难以跻身于欧盟强国之列。抓住机遇就等于抓住了一次超常规发展的机遇。政府应利用奥运契机从关心人民日常生活质量着手,从改善老百姓上下班的交通手段着手,彻底解决雅典交通困难的问题,改变希腊交通落后的面貌,尽力缩小与欧盟发达国家的差距。
希腊是一个仅有1060万人口的国家,是历史上举办奥运会的最小国家,综合国力相对较弱。大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是一项需要投入巨资的浩大工程,希腊仅凭自己的国力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是几乎不可能的。希腊政府号召国家要充分利用好欧盟第三共同体支持框架计划基金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保证到2006年实现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环境破坏、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郊公共交通服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2、借奥运契机,规划雅典道路交通大战略2000年雅典申办奥运成功之后,政府首先意识到,公共交通落后状况是雅典的致命弱点,改变雅典交通落后面貌将是雅典举办奥运会中最大的挑战。政府制定了奥运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其目标是,保证来自世界各国的奥运代表团和观众都能轻松自如地享受安全、舒适和快捷的交通便利。同时,保证在奥运会之后使旅游者能方便快捷地出行于首都雅典。
奥运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实施三步走战略:
首先,修建新的道路设施和环城高速公路以满足奥运会的需求。同时,改善奥运会之后雅典城市交通条件,提高雅典市民日常生活水准,为雅典的上班族和旅游者提供理想的交通设施。
其次,建设城市轻轨工程。奥运交通规划中轻轨建设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满足奥运交通的需求,并考虑到在奥运会后如何与地铁交通联网,形成地上和地下的立体式客运交通系统,弥补地铁线路单一和效率低的不足。
再次,郊区火车路网把市中心和雅典国际机场连接起来。这项工程建设对往返于雅典机场的交通系统产生了重要补充作用。过去的公交巴上网络和有轨电车系统,经过了奥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现代化程度得到大大提升,它们已经成为雅典大交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雅典和其它城市逐步成为最具现代标准的国际化大都市。
3、乘奥运东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几年前,雅典地铁交通的建成彻底改变了雅典交通长期拥挤不堪的阻塞局面。仅市中心部分的竣工线路就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效果。2004年,奥运会开幕前,7月27田雅典北郊地铁线的开通激活了北部一大片小卫星城与雅典外围高速公路和郊区火车路网相连接,并与公共巴土的一个中心车站交汇,能容纳620辆机动车的停车场为换乘提供了较大的机动灵活性。7月29日,雅典地铁西线和相应的郊区火车线路建成通车,直接将雅典国际机场与市中心连接起来,较大程度地改善了雅典西郊交通设施贫乏状况。目前,西线地铁日承运能力为5万人次,随着线路的不断延伸和拓展,预计工程完成以后总承运能力将达到10万人次。雅典地铁东线的拓展延伸工程目前仍在进行,预计,2007年工程完成后日承运能力也将达到10万人次。地铁2号线的拓展工程目前正在进行招标,工程结束后,雅典市中心和南郊大部分地方都将得到连接。此项工程不仅将改进城市交通状况,还将为建设和改善市容做出较大的贡献。
雅典郊区火车构成了雅典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的关键要素,链接地铁和有轨电车,连通雅典奥运主会场和雅典主干道基非希亚大道,最后抵达雅典国际机场,每天运营20小时,安全时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该系统的二期工程将雅典与其北部科林斯(离雅典70公里)连接起来。三期工程最终将雅典周边的所有卫星城进行链接,为减缓市中心的交通拥挤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在雅典周边新建居民区和商业区,缓解城市人口密集程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奥运会开幕前竣工的雅典城市轻轨工程系统已经成为许多希腊人和旅游者的首选交通工具。沿着海滨大道而建的轻轨系统为市容建设增添了靓丽的风景。日运行280个班次,运送乘客接近8万人次。
该系统将市中心的宪法广场、和平友谊体育馆和南面大部分海滨区域串连起来。
据雅典舆组委交通专家评价:总的来说,建设雅典城市轻轨系统利大于弊。采用专线运行的轻轨系统不受其它交通模式的影响。其次,由交通指挥中心控制管理的轻轨系统运行准时精确;残疾人可以毫无障碍事用此项交通服务;最大的优点是轻轨是属电气化交通运行设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雅典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希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并没有停止,交通总体规划还在技计划不断地向前推进。地铁、轻轨和郊区火车的综合路网正在向雅典四面八方辐射和延伸。城市公共巴士和有轨电车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计划在2008年前将2000年上路服务的500辆公共巴土全部更新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公共巴士,并将现有3400辆有轨电车的数量增加到480辆。据估计:到2008年,待雅典奥运交通总体规划实现以后,雅典城市的交通出符率将平均降低33%,届时,人们会自然感觉到私家交通工具已不再是出行使用的最佳交通工具。
4、加强客运设施建设,保证客运交通重头戏雅典拥有人口370万、机动车300万辆。城市的日出行率达到700万人次,其中使用私家车出行达40%,乘坐公共交通达30%,出租车10%,其它交通方式20%。城市路网总里程达1.6万公里,其中2800公里干线道路在奥运会前得到大规模的整修。
雅典奥运会的所有比赛项目分别在33个比赛场馆举行,包括公路比赛项目,全部观众人数达到约500万,此外还有25万来自奥运大家庭的人员(运动员、技术官员、重要人物、媒体记者、赞助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这样规模的人数对雅典市的交通提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要求。
雅典奥组委交通部奥运期间投入了1300辆客车、3000辆轿车,约1000名的付薪工作人员,8000名志愿者,3500名承包商,总计约12500人投入奥运会客运服务。
奥运大家庭客运系统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施了四类客运特别系统,即,运动员及领队、技术官员、持证媒体记者、T1、T2、T3三个级别的乘客和各国奥组委官员。每一类客运系统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和车场设施,为相应的乘客群体提供协议承诺的客运服务。此外,雅典奥组委交通部还设立了专门服务于赞助商客运服务工作组和通过公共交通方式为观众与工作人员提供客运服务的工作组。
交通工具和场站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奥运大家庭和奥运观众的前提。奥运大家庭巴士和轿车场站都设在奥运比赛和非比赛场馆附近,目的是提供支持奥运客运系统所需的设施和服务。
公共客运服务主要服务于90%奥运会观众。根据奥运会的日程,奥运公共客运提供24小时服务,通过执行一系列奥运交通措施,增加高峰时的运行频率和减少政党客流时间的出车班次。
强化交通控制措施。为了改变传统交通方式,即由主要使用私车改为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奥运会前及期间实施了一系列交通控制措施和广泛宣传活动。为确保达到这一效果,鼓励观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实行一票制,即,使用奥运会门票可以乘坐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冬奥运场馆,其目的是不鼓励使用私车进入奥运场馆。强制性措施还包括:
(1)实行奥运专用通道网络系统,拥有奥运特别许可的车辆才能进入专用通道,奥运大家庭各类团组在任何时间出行得以保证;
(2)实行交通控制区域,限制普通机动车辆在奥运场馆附近交通控制区域内行驶,只有持证车辆才被允许驶入交通控制区域;
(3)实行停车控制区域:在奥运场馆周围禁止车辆停车,只有获得特别许可的附近永久居民才被允许在指定位置停车;
(4)停车措施:奥运主干路网和次级路网沿线禁止停车;警察立即采取治安措施移动在上述路网内停靠的机动车辆;雅典市政场所禁止停车;奥运快速通道和巴士线路实行24小时运行;
(5)对奥运专用通道实施依法管理措施,只有奥运机动车辆才被允许使用专用通道。
将雅典国际机场纳入奥运客运服务关键系统。雅典国际机场距离市中心商业区37公里,每年国际国内的总客运能力达到1000多万人。奥运会前,雅典国际机场进行了停车区域的扩建,以充分满足奥运大家庭各类团体的客运需求。雅典国际机场与郊区火车和3号地铁延伸线路相连接,为公共客运交通带来很大的方便。郊区火车每15分钟一列,每小时可运送7000乘客;地铁3号线每20分钟一列,每小时运送乘客3.3万人。机场道路和机动车暂停区域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大大增强了巴士和出租车客运服务的运行,机场巴士快速系统方便快捷,通往雅典的各个方向。
5、让奥运畅通,交通综合管理模式是关键雅典奥运会实施了交通运输指挥、控制、沟通与协调综合管理模式。为确保奥运会期间整个阿堤卡大区奥运活动范围内客运交通的高效协调运行,并将交通管理和客运交通纳入一体化管理,雅典奥组委交通部制定了强有力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奥运客运交通运行中心,地点设在奥运安全和警察指挥中心,连接内部单位和外部有关机构,协调雅典和4个奥运足球城市的奥运交通事务。奥运客运交通运行中心在奥运会期间发挥着集约化式的交通指挥作用,拟定奥运交通的优先次序,与雅典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协调交通管理需求,制定和实施交通决策,解决交通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交通事宜,统一处置应急事务。使用最新的交通信号与摄像机的闭路电视系统,控制和协调奥运道路网中所有交叉路口的信号灯系统,配备道路实时信息的可变信息系统,将各路段出现的各类交通状况及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以做好应急和调整交通模式的准备。
6、存在的主要问题雅典道路交通和客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期严重滞后,造成了工程交付期的连环滞后,使相当一部分的工程项目无法进行试运行的测试程序,大大增加的工程项目的风险程度。如:许多奥运场馆的交通场站和客运换乘中心,以及用于马拉松长跑项目的马拉松大道和连接东西主要奥运场馆的基非希亚大道直到奥运会开幕前的两周内还在日夜施工,加班加点。最后在国际奥委会的指责和国际社会的一片舆论声中,终于完成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严重滞后违反了国际奥组委的规定和雅典奥组委的承诺,即,客运交通设施必须在奥运会前6个月竣工,奥运交管中心必须提前9个月交付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