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逢雨必涝,城市如何才能不“看海” >>治理经验 >>
 
看世界城市如何防涝

时间:2013-09-12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法国:

巴黎有座“地下大水库”

巴黎是一座海拔较低的城市,呈盆地地形,年平均降雨量642毫米,却很少发生下雨积水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由于巴黎建有规模庞大、完善发达的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重视自然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设立风险预警系统,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威胁。

下水道在地下50米

早在1852年,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就被纳入建设规划之中。设计师贝尔格兰利用巴黎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设计了将雨水等废水排到郊外的方案,还在小下水道中设计建有蓄水池。1878年,巴黎就已拥有长达600公里的地下水道网。

目前大巴黎地区有一千多万人口,地下水处理系统管道总长达2400公里,相当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距离,其中污水处理管道总长1425公里。这个网络还包括:污水干管、管道间接管、溢洪道、排水沟渠和疏通管道等,规模比四通八达的巴黎地铁还大。一位名叫让?吕克的清洁工说,下水道是巴黎的一座“地下大水库”,即使下大雨,雨水也能很快被排掉。

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按沟道大小,巴黎的下水道可分为小下水道、中下水道和排水渠三种。其中排水渠十分宽敞,中间是宽约三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一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下水道下部流动的是废水,上部则排列着粗细不同的管道,其中包括饮用水、非饮用水甚至还有通讯设施管道。在小下水道中设计建造的蓄水池,被用来增强冲刷效应,避免下水道堵塞。

综合处理 循环使用

巴黎的雨水和废水通过净化站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河流或直接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

设计师贝尔格兰在不同高度的街道下面设计了水道、水泵站、用于检修的行走道等,还有许多用于清污排污的附属设备,如清污闸门、闸门车、闸门船、泥沙沉淀塘、捞斗、溢洪道等。最终,巴黎所有污水都排到欧洲最大的阿歇尔污水净化站。

目前,巴黎地区现有四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而每天冲洗巴黎街道和浇花浇草的40万立方米的非饮用水均来自塞纳河。

近年来,巴黎新建的两个电脑控制的污水和雨水压力提升厂加速了下水道废水和雨水的流动,同时负责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此外巴黎还陆续建立了11个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净化站,保证通过下水道流入塞纳河的水质。在横穿城市的塞纳河河底建立了七条自动虹吸通道,将城南的废水与雨水引到城北。

从驯服到巧用

看世界城市如何防涝

截至11月2日,持续3个多月的泰国洪灾已造成427人死亡、两人失踪。泰国全国26个府147个县仍面临洪水威胁,受灾人数超过210万。目前洪水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洪峰已经抵达曼谷北郊,并逐渐向内城逼近。

联想到近几年国内有多个城市在遭遇暴雨后,出现城市看海、马路成河、汽车潜水、市民游泳的“奇景”,排水不畅带来的城市管理短板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让我们看看世界各国又有什么先进经验。

英国:

科学排水应对内涝

英国是受城市内涝等地表水泛滥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其政府不断探索和优化洪灾预防与管理手段,形成以及时预警和科学排水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内涝预防体系。

及时发布强降雨预警

强降雨是引发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2007年夏季强降雨造成英国大范围洪灾,并引发一些城市内涝。首都伦敦7月20日多地发生内涝,西南部分地区积水近60厘米;希思罗国际机场取消了141架出港航班,地铁运营也受到严重干扰,25个车站被迫关闭。

英国2009年4月11日成立“洪水预报中心”。该中心综合利用气象局的预报技术和环境署的水文知识,就强降雨可能引发地表水泛滥风险发布预警。该中心强降雨预警向郡一级发布,并帮助地方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对洪灾。

该中心认为,“强降雨预警”可带来以下好处:一是把洪灾对当地公路网等运输系统及相关服务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二是使地方当局和公用事业公司获得更有用的信息来对地表水造成的洪灾做出反应;三是能更有效地部署和管理抗洪人员与物资;四是提前调动和安排沙袋等抗洪设备与资源;五是使相关部门和人员获得充分信息以回应媒体和公众咨询。

英国环境署投资部门负责人克尔对记者说,英国已经建立起广泛的洪水预警体系,在出现洪灾危险时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网站向人们发布警告。

推广可持续排水系统

英国环境署认识到,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旨在尽可能快地将雨水排放到河流里,但从屋顶和地面流下来的大量雨水不仅会给排水系统陡增压力,容易形成城市内涝,而且还可能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英国大力推动采用先进的“可持续排水系统”技术来管理地表和地下水,要求所有新开发和重新开发的地区都要认真考虑建设既能减少排水压力,又环保的“可持续排水系统”,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国家级工作组。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看世界城市如何防涝 的资料
· 多举措破解城市内涝难题 [2013-09-12]
· 防御内涝的台北经验 [2013-09-12]
· 陕西城固管网改造让内涝成历史 [2013-09-12]
· 台湾城市治水:排涝?错!入渗?对! [2013-09-12]
· 地下排涝要有“看得见的监督” [2013-09-12]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