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轮涨"背后有玄机:2年均价何以暴涨9千?
高房价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
王石:房价涨得过快升幅大 中国楼市泡沫必破
热点讨论:房地产企业在旧城改造中如何“赢利”?
点击进入论坛>>
SOHO中国第二次上市图景正在逐渐清晰。与公司第一次冲刺纽约资本市场相比,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一再延宕,而这一次的结局可能更为美妙。
9月7日获悉,SOHO中国顺利通过上市聆讯,随后将进行路演,初步预计今年10月在香港挂牌上市。而募集金额也大大超过此前的4亿美元目标,达到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多亿元)。这一数字将创下自碧桂园(2007.HK)上市后的内地地产公司在港募集金额的目标新纪录。
另外,招股说明书中将写明,SOHO中国在北京前门区域获得约38幅土地,土地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今年年初,SOHO中国上市事宜一经披露,坊间便异常关注。对于SOHO中国这种不以土地储备为主要卖点、区域性质明显的地产公司而言,业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类型的一个地产公司究竟能够卖出怎样的价钱?
对于SOHO中国能否如愿完成目标集资额,目前尚无法置评,但是一旦SOHO中国上市完美收局,这将对以全国土地储备数量为地产公司主要评价指标的传统观念,形成巨大冲击。
上市多次推迟的缘由
上市遭遇推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土地证件的缘故,上市招股说明书无法加进去SOHO中国在北京前门旧城改造项目中获得的约38幅土地。但是,从上市聆讯可以看出,这一问题似乎已经不再是障碍。
“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SOHO中国在北京前门旧城改造项目中,获得的约38个土地使用证。土地数量的增加,也使公司调高了募资预期。”知情人士表示。
前门旧城改造项目,是北京奥运会前北京市的重点工程。按照规划,这里将改造为步行商业街,其主体工程包括前门大街及东侧路以西地区,规划占地面积22.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40.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主体工程预计今年10月基本完工。
由于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内环线以内,受建筑高度的限制,整个项目的容积率很低,未来的商业步行街将是一个楼高三四层的建筑群。
根据本报之前的报道,SOHO中国将改变之前散售商业物业的做法,在前门项目中将尽可能持有大量商业物业。
本报获悉,在整个前门旧城改造中,政府将发放52个土地使用权证,其中12幅土地须经过招拍挂程序出让。另外有38幅土地为SOHO中国获得。前门商业项目目前由崇文区政府旗下的天街置业统一运作开发,有消息称,SOHO中国已获得该公司约60%的股份。
SOHO中国吸筹新谋略
自今年年初,SOHO中国图谋在港上市一事,遭香港媒体率先披露后,相关信息一直模糊不定,而最终的上市程序时间表一直未有定论。
坊间传言,这种不确定状态,归根结底是由于公司与担任保荐机构的汇丰、高盛在公司估值以及发行定价方面存在分歧。据称,潘石屹认为公司应该募集更多的资金,在发行价上也倾向于提高发行价格。本报获悉,目前,保荐机构的团队增加了投行巨头瑞银,但是针对外界传说高盛已经退出的说法,目前还无法证实。
虽然SOHO中国在土地储备数量上有所进取,但若以过分看重土地储备的传统眼光来打量,这一点仍然是杯水车薪。而上市之路在如此情势下启动,也表明公司决心在土地储备之外,走出一条同样受投资者支持的新路,即销售额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事实上,这正是SOHO中国创建以来鲜明的公司风格。以土地储备数量看,SOHO中国即使在北京市场也在几十名开外,但是从利润率及年度销售额计算,SOHO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列北京地区销售前三甲。其每年至少保持35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令一些全国化扩张的地产公司也相形见绌。
在这些数字面前,投资者如何“投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