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CIHAF第九届中国住交会主办方获悉,下个月登陆北京的住交会将齐聚200余家代表着3000亿美元规模的投资基金,以及众多国内地产投资商、投资银行、信托公司和投资顾问。
“这意味着住交会期间,中国地产将拥有一个新的私募股权基金(PE)交易平台。”一位地产基金经理分析认为,“此前我一个月看到的项目最少有30个,但真正中意的少之又少。住交会登陆北京,使得房地产项目与投资基金之间的互动更为便利。
百余项目“对话”200投资基金
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17只针对亚洲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PE)募资75.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9.5%。其中,中国共有38家企业得到私募股权投资,投资额为24.94亿美元。继2006年投资额达130亿美元之后,PE中国投资水涨船高。其中,过桥资本与房地产项目投资是其最看重的一环。
“如果能有一个平台把这些项目集中起来,会吸引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基金。”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来自第九届住交会主办方的消息称,新移师北京的本届住交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12月11日,CIHAF中国地产投融资洽谈会上,将汇集中国各地极具投资潜力的百余个房地产项目。项目类型涵盖住宅、商业地产项目、写字楼、购物中心等。”
同时,200余家代表着3000亿美元规模的,来自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基金,以及众多国内地产投资商、投资银行、信托公司和投资顾问将齐聚北京,参与CIHAF中国地产投融资洽谈会。
“参会的投资商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最多的房地产项目,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商业聚会进行深度交流。”住交会主办方有关人士表示。
PE青睐二线城市、中小房企
住交会主办方有关人士同时称,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直接参股房地产企业,取代了以前的资产收购而成了它们主要的投资方式,“这也正在成为外资私募基金的一种趋势。”
该人士认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三大契机加快了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入驻中国的投资步伐,“日益深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内地投资环境的改善,使越来越多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为了可能。中国内地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高速发展的国内经济,也为外资私募股权基金觊觎中国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房地产已经成为PE们重要的投资渠道。”一位投资人士向记者透露。
国际物业顾问仲量联行发表的报告则显示,二线城市将逐渐成为外资机构地产扩张的重镇。“投资的重心正向成都、大连等地转移。”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通常具有基数比较低、增长较快、容量较大、发展可持续性强、竞争相对较弱、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等优势。
连续两年的调控,使中国房地产企业经历着新一轮洗牌。当巨型地产企业成功通过各类融资手段,获得巨额资金后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时,一些尚未实现上市的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被逐渐蚕食的局面。今年以来,央行多次加息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政策不断收紧,对资金要求十分高的房地产企业遭遇了一次资金的考验。
“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地产公司来说,上市的门槛很难独立通过。资金的饥渴度尤为严重。住交会在近几年的活动和平台搭建中前瞻性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为地产界和金融投资界双方提供这样一个信息沟通的通道。”住交会主办方有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