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的产业结构使城市群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非优化配置状态,难以形成区域比较优势,不利于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无法形成低投入高产出,容易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和地区封锁现象,制约着城市群内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中国社科院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认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将会出现南中北与东中西交叉构成的“九州方圆”式城市区域经济格局。
城市群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城市群发展需要有内涵
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1/4都在中国。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
“伴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是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城市群的研究、规划、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政府、产业、学术和公众关注的热点。然而,各界对于城市群的理解还不尽相同,有的还停留在形态上的概念,忽略了城市群的内涵,不利于城市群的健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这样对记者说。
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重要转型。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又将有107个城市加入这一行列。
在以往的城市群发展中,各市竞相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到争相发展高技术产业、争相建立开发区等,这种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现象不断出现和加剧,各城市职能未能做到主动、有序分工,造成区内资源浪费严重。
同质化的产业结构使城市群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非优化配置状态,难以形成区域比较优势,不利于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无法形成低投入高产出,容易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和地区封锁现象,制约着城市群内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