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广州自主性工业化动力,推动广州产业结构由低附加值产业链集聚向高附加值产业链集聚转变。具体可采取“全面开展消化创新,积极开展集成创新,适度开展原始创新”的策略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确立一批重点行业及领域、培育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引领性的科技公共平台、打造一批国际水准的科技园区、创建一批科技创新的自主品牌、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推进自主创新。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体制上构筑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和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干部考评中突出绿色GDP指标,构筑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
——以“大都市区化”为导向,将城市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相结合,通过区域合作发展、市域战略转移、旧城有机疏散和村镇重新整合,进一步优化空间资源,全面建设“两个适宜”的文明城市。迁出部分不适宜中心城区发展的工业及远城性、低层次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加快新城地区重点功能区域开发建设,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对商务成本不适宜而城市功能完善的近郊工业区,进行产业转型和功能提升,发展特色专业型服务功能区。以机场、港口为依托,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和海港经济区。
——以构建“和谐广州”为目标,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立惠及最广泛群体的公共福利体系、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和发展成果分享机制。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和改革,逐步缩小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促进社会各群体公平享有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