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湿地公园 >>了解湿地 >>
 
纵观世界湿地保护政策

时间:2010-11-22  来源: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其位于巴西中部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地区,面积达2500万公顷。沼泽地内有湿地、稀树草原、亚马孙和大西洋森林4种在南美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之外,沼泽地内还栖息着650种鸟类,230种鱼类,95种哺乳动物,167种爬行动物和35种两栖类动物,其中不乏珍稀动物和濒临灭绝动物。但有科学家分析发现,由于农民的开垦等因素,这块沼泽地正面临消亡的危险。

世界湿地发展“三步曲”

世界湿地保护经历了湿地过度开垦和破坏、湿地保护与控制利用、湿地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3个阶段。与之对应,世界湿地保护政策经历了鼓励湿地利用、湿地保护与限制使用和“湿地零净损失”3个阶段。世界湿地的破坏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破坏到保护的过程。例如,尼日尔、乍得、坦桑尼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湿地面积都减少了50%以上;美国损失了8700万公顷的湿地,占54%,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葡萄牙西部阿尔嘎福70%的湿地已经转化为工农业用地;从1920年至1980年的60年内菲律宾的红树林损失了30万公顷;荷兰1950年到1985年间湿地损失了55%,法国1990年到1993年损失了67%,德国1950年到1985年损失了57%;农业开垦和商业性开采,英国的泥炭湿地消失了近84%。

“零净损失”保护政策

湿地面积减少,是世界各国一种普遍现象。抑制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湿地保护政策的核心,一些国家也正在尝试通过立法、政策调整和经济手段解决湿地面积锐减的问题,并在控制湿地面积总量减少的基础上,通过恢复、重建、迁移等方式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在这当中取得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为遏制湿地面积下降,美国提出湿地“零净损失”政策目标,这一目标的含义被解释为:任何地方的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受到保护,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随后,“零净损失”目标相继被一些国家所采纳,成为湿地保护的最重要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在美国,为了赔偿在1993年到2000年间损失的2.4万英亩湿地,陆军工程师团已经新建了4.2万英亩湿地。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遏制湿地面积下降,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开始着手湿地恢复和重建。一方面在遭受破坏的湿地上,改善水文条件、改变水质环境、保护区内资源,逐渐恢复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不可恢复的湿地,采取措施,选择恰当地方新建人工湿地,并逐步使之具有自然湿地功能。美国国家委员会、环保局、农业部和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委员会于1990年和1991年提出了在2010年前恢复受损河流64万平方公里,湖泊67万公顷,湿地400万公顷的庞大生态恢复计划。联邦政府划拨了2亿美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密西西比河上游的生态重建,湿地的生态恢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完备的湿地保护政策

世界各国虽多重视湿地保护,但由于国情不同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政策也有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由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强,国家用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其湿地保护政策更加完备。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纵观世界湿地保护政策 的资料
· “天空城市”环评疑云—环保志愿者呼吁停建保护大泽湖湿地 [2013-08-13]
· 时事评论:湿地的保护与开发,何者先行? [2013-05-22]
· 湿地建设从规划到自然生态图组(2003-2008) [2013-05-08]
· 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 [2013-03-01]
· 生态保护:专家呼吁城市扩张勿忘湿地保护 [2013-02-1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