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湿地公园 >>作用 >>
 
湿地消失 气候变暖将陷入恶性循环

时间:2010-11-18  来源: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湿地消失

气候变暖将陷入恶性循环

红树林等湿地的消失,可能进一步促进气候变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农业学大寨的时期,普宁的白坑湖湿地一带的农民向湿地要土地,在上面种植了300多公顷水稻,约占湿地面积1/2面积的一半。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水稻不仅不用施肥,而且产量相当高。

感到好奇的徐颂军着手分析湿地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湿地中水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等元素,土地很肥沃,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如此,湿地孕育了茂盛的植物。成了地球上固碳(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固定在其他分子中)的主要基地。徐颂军评价湿地时说,湿地是地球上的碳汇中心,湿地占陆地面积的6%,却固定了1/3的碳元素。

另一方面,湿地中由腐烂的植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的含量较高。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甲烷就是臭名昭著的气候变暖的元凶。不过调查发现,这些元凶都被“困于”湿地下淤泥的罅隙之中,不能逃逸到空气中“为非作歹”。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不少湿地缺少水,导致湿地不再是湿地,泥土罅隙中储藏的温室气体“逃逸”出来,地球变暖的速度将加快。

濒危鸟类

钟情南澳湿地

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还可以从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看出端倪。2007年,经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的实地考证,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乌屿岛为褐翅燕鸥全球最北沿的繁殖地。去年,专家们还在该保护区的赤屿岛首次发现世界濒危鸟类——岩鹭。

2009年8月17日,当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彭波涌、蒋果丁等驶抵赤屿岛时,6只黑色岩鹭正警觉地注视着这些“不速之客”。科考队员分四批换乘小木筏成功登上赤屿岛,在一个岩石突兀的地方,赫然发现一窝岩鹭巢穴。当时巢里有两颗蛋,其中一颗上有个小洞,可看见里边即将出壳的雏鸟的喙。随后队员们又发现另外6个巢。“如此多的岩鹭巢集中在一个狭小的岛屿,还是广东历史上首次发现,这也是多年来我省首次发现岩鹭的繁殖地!”

在同保护区的乌屿岛,2007年,被专家实地考证为全球最北沿的褐翅燕鸥繁殖地。乌屿岛是个无人居住、面积只有0.04平方公里的小岛,四周尽是悬崖峭壁、礁岩棋布。每年的六、七、八三个月份,是褐翅燕鸥的繁殖季节。这时,数以万计的褐翅燕鸥在乌屿岛吹响“集结号”,营巢筑穴、求爱配偶、产卵孵雏。它们与来此的其他近五万只小型鸥鸟一起和睦相处,形成蔚为壮观的海鸟王国。

统计显示,目前广东省湿地分布有水鸟155种,占全国湿地水鸟总数的48.3%;爬行动物60种,两栖动物43种,兽类32 种;鱼类有211种,“一旦湿地遭受破坏,这些动物将只能在动物园里生活了,而这并非危言耸听!”徐颂军说。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湿地消失 气候变暖将陷入恶性循环 的资料
· 资源型城市:避免“矿息城衰”的恶性循环 [2013-03-07]
· 重制中国湿地地图:近30%湿地消失(组图) [2012-07-1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