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获国务院批准,意味着在长株潭三市展开的“改革试验”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长株潭城市群如何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昨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与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本期话题:“两型社会”建设
本期嘉宾:省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副主席 王力力
省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副主席 段安娜
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曾侃融
省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兴湘学院院长、教授 刘巨钦
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主持人:建设与环保历来是一对矛盾,要如何做才能既保证经济发展又不破坏环境?
王力力:我觉得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所谓生态补偿,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建议长株潭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设立生态补偿办公室,建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同时,要加强立法,制订相应的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及法规。
曾侃融:株洲力争在“两型产业”建设、污染治理两方面实现突破。一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积极利用债券市场来融资
段安娜: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未来三年的先期投入资金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仅靠政府财政投入,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融资问题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是引进民间、外资和企业的资金。另一方面是融资,创造条件吸引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项目落户“两型社会”核心区域。成立区域性商业银行,促进信贷资金优质发展,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地都采用了此法。要积极利用债券市场,可以申请中央政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发行特定长期债券,还可以向中央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曾侃融:株洲已积极在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试点改革。我们在芦淞区和石峰区开展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试点等,组织市城投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探索“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资金筹融资方案”。
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群体
刘巨钦: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要为企业提供非常宽松的创业环境,培育一个创新型企业家群体。湘潭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率先突破,进一步推动制造向创造、个体向群体、单一向复合的“三个转变”。如果只有制造,缺乏创造,没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就难以转化为财富。长株潭三市在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的基础上,要由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步转变为工业和第三产业“双驱双动”的经济结构,从而有效实现企业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