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为世界不少轻轨项目制造了轻轨列车,却至今还没有让自己人在自己的城市坐上一趟,在2日开幕的政协株洲市七届一次会议上,不少株洲政协委员纷纷建议,随着长株潭三市发展的更为紧密,修建长株潭轻轨项目应该纳入政府工作议程,“长株潭轻轨布局、规划时要谨慎,时间上建议尽早建设”,尽早做好规划、布局建设长株潭轻轨,方便三市居民通行,促进三市经济发展。
委员的“轻轨情结”
株洲政协委员陈代陆家在湘潭,人在株洲上班,经常来往两地。“上了一天班,已经很累,回去时开车也需要集中精神,人更累,如果有轻轨,那就不一样了,回家的时候还可以休息一下”,虽然有私家车,但陈代陆委员总是觉得不方便,目睹过其他城市快捷的轻轨后,总有一种“轻轨情结”。
陈代陆委员说,现在长株潭三地联系日益紧密,对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像株洲这样的“移民城市”,大多数人来自外地,经常需要到处“串门”,像轻轨这样的快捷交通方式应该早日规划好,早日开工建设,“建成时,肯定不只是方便我,呵呵”。
坐轻轨看湘江美景
“虽然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但大部分人暂时还是买不起车,发展快捷的公共交通势在必行”,来自株洲教育系统的龙金云委员说,即使大部分人买得起车,也不见得就是件好事,因为车子消耗石油能源还排放尾气污染环境,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思路。
龙金云委员说,现在联系长株潭最紧密、最直接的是湘江这条母亲河,规划长株潭轻轨布局时应当充分考虑与湘江的风光衔接,“到时,市民就可以既享受快捷的轻轨交通,还可以享受湘江的美景,就像欧洲的莱茵河一样,交通方便,景色如画”。
规划要有“世界级眼光”
株洲政协委员张辉对长株潭轻轨的规划提出建议,盼望有“世界级眼光”作为规划指导思想,“不能凭领导的意图来确定规划,说这里怎么搞,那里怎么搞,应该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拥有大量的科学数据作依据”。
张辉委员向记者举例说,沿海有个城市,地铁1号线是德国人设计的,运行得不错,国内专家就在1号线的基础上,设计、施工了2号线,但“依葫芦画瓢”的结果并不理想,事故率比1号线高,运行不是很流畅。后来,大家找了下原因,发现德国专家设计时非常严谨,光气象方面就翻阅了近百年的档案资料,这样即使是暴雨天气,地铁也不会进水,“我不是媚外,但我们好不容易搞个轻轨,确实需要‘世界级眼光’来做好规划”。
“长株潭轻轨建设好后,服务也应有高水准,出台系列优惠措施,吸引、鼓励更多的市民来乘坐”,张辉委员这样建议。
贺湘平委员也认为,发展快捷的轻轨势在必行,选址布局时要注意最大的方便市民,“尽快上马,让老百姓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