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两兄弟,应该牵手合作,共同打造‘两型社会’试验区。”6月5日,在湖南宾馆,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和武汉市政府参事室的参事们坐到了一起,商讨“两型社会”建设事宜。参事们建议,应该共同建立“两型社会”指标体系。
去年12月7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同被获准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在此之前,湘鄂曾为“花落谁家”成了竞争对手。在两省同被批准进行试验区建设后,又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两个试验区同在中部,各自为争取一些政策扶持,可能又将展开一场竞争。但两个试验区并没有因外界猜测而“离心”。近日,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陈春逢就率一名副主任、五名参事、三名工作人员直抵长沙,与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就“两型社会”的建设进行交流。
武汉参事们此次调研商议的内容十分明确,主要是如何整合协调运行机制,探索建立试验区领导机制、制度机制、协作机制和利益机制;如何统筹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探索建立试验区经济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投融资服务体系等。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同行,我们既是近邻又是同行,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6日的座谈会上,湖南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孙海以此开场白,欢迎来自武汉的客人。
如何衡量“两型社会”?究竟“两型社会”是个什么样子?达到什么标准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建成了“两型社会”?座谈会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武汉市政府参事叶青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他认为,两个试验区的标准应该统一,要建立健全指标体系,这需要两个试验区共同探讨,有了标杆才有方向。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
改革需要哪些政策支持,这也是两个试验区都面临的问题。经过讨论,双方参事室就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需要的政策支持达成共识。
长江和洞庭湖这两个水系是联系湖南湖北的纽带,双方参事室还就水资源保护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