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定位 中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长沙市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发展定位是:
●在发展模式上,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中国特色城镇化、内生式发展、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循环经济、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窗口;促进长株潭一体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湖南省及我国中部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为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在城市区域定位上,成为我国中南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3+5”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株潭一体化的中心。
●在经济发展上,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动机之一和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文化产业中心,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中心,优质农业中心。
战略目标 2030年全面建成两型社会
到2030年,全面建成人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城乡统筹和谐统一的两型社会。
近期目标
达到中部地区先进水平
在经济总量快速平稳增长、扩张的同时能源和主要资源消耗总量至2012年基本维持在2007年的水平。以绿色地区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发展指标达到我国中部地区先进水平。
中期目标
完成长株潭城市群布局一体化
中期阶段可以确定为2013年至2O20年,以绿色地区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建成辐射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共性
技术体系。完成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布局一体化。初步形成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格局。
长期目标
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长期阶段可以确定为2021年至2030年。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两型社会。能源及资源生产率、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极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整体改善生存空间,全市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以人均绿色地区生产总值(EDP)计算的经济发展指标达到当时全国一类地区先进水平。长沙市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样板和典范。带动整个长株潭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成为中部崛起的发动机之一和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根据长沙市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研究报告将长沙市明确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
●以“一江两城三辐射”为核心的重点开发区。
“一江”是指沿湘江生态经济开发带。重点培育和发展科教、物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
“两城”是指长沙河西新城和长沙星马新城。河西新城以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向西带动金洲产业带发展;星马新城以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向东连接浏阳生物园。
“三辐射”是指向北辐射岳阳,向西(西南)辐射湘潭、益阳和常德,向南(东南)辐射株洲、衡阳。
●以旧城城市功能和环境提升为重点的优化开发区。
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和创新功能,在产业方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是继续壮大长沙市传统优势产业商贸服务业,
打造现代商务中心区;二是加快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打造科教文化创新基地;三是着力培养现代服务业,使长沙成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以现代农业和历史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的限制开发区。
主要包括全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山林和水源保护地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
●以水土保持和生态涵养为重点的禁止开发区。
长沙市禁止开发区主要在西部、北部山地和东部,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绿地、风景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建设还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合作和区域统筹,建构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有效制度。
率先实行绿色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官员
如何使各级官员对政绩的追求变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动力?研究报告建议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引入“政绩市场”,客观全面评价经济发展成果与人民的福利状况。
目前考核政绩的最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传统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建立在自然资源无限多、生态环境永远良好的假设上,没有考虑环境破坏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是一种不客观、非绿色的统计核算方法。绿色地区生产总值(EDP)则加入了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等因素,使各级官员对政绩的追求变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动力,长沙市可以考虑率先实行绿色地区生产总值统计方法来考核官员政绩。
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为两型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政策,运用价格、税收、补贴等经济杠杆,使企业的利润目标和企业经营行为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长沙思路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昨日下午5时30分,热烈的掌声在北京国宏宾馆会议室响起。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专题研究》评审验收。
专家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该研究报告针对综合配套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的专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报告以长沙为研究对象,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陈东琪说,研究报告在系统梳理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和相关国际经验基础上,阐明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结合长沙实际,明确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以及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并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明确的政策性和现实可操作性,是一部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对全国范围的两型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与会专家建议,应进一步明确长沙市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和重点任务,注意与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相衔接,并加强相关试点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