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新经济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建立“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湖南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近日,在“湘渝对话共谋未来”——2008“两型社会”与“城乡统筹”国家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顾云昌、易宪容、柳思维、陈晓红、王林等知名专家和经济学家的激情交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机遇 在发展“两型社会”中扩大发展路子
陈晓红分析,原来总体定的目标是CPI降到4.8%,应是降不到这么低的,但是CPI有一个传统的周期和过程,从CPI的构成来说,食品、粮食占的比重是非常高的,油价也已经掉下来了,掉到115元左右了,从这样一个趋势来看,下半年CPI会比上半年有一定的降低。
柳思维表示,希望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率先示范,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好的经验。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按照传统的发展思路,肯定会影响发展。一旦按照“两型”产业为支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新型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对湖南传统工业的改造和升级,这里面同样可以获得较快的发展。比如,湖南的工程机械产业是典型的后发产业,走的是快速发展的路子。如果我们在发展“两型社会”中扩大发展的路子,这将给湖南带来好的机遇。
现状 房地产市场治市比救市更重要
顾云昌不想用救市来简单描述房地产市场。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曾经是不健康的,今年的房地产市场相对于去年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因为去年的市场太亢奋了,房价上涨过快,销售量上涨过快,如果这样下去,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出大问题,好在市场本身发生了作用。比如,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已经被调控下来了。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是理性的回归,中央提出的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可理解为不要有大起大落,因为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会引起金融的大起大落,会引起就业的大起大落,GDP的大起大落,要“稳市”,稳定房地产市场,或者是“治市”,治理房地产市场,保证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稳定。
易宪容分析认为,现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不是担心资金渠道问题,主要是在现在的政策环境、金融市场环境下,消费心理都已经改变了。
突破 寄望于土地政策重大改革
长沙市市长助理、大河西先导区开发处常务副主任赵文彬认为,资本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城市化带来土地节约;城市化的动力在农村;我们的房地产真正要持续发展,我们要寄希望于土地制度的改革。把农村解放出来,湖南省是拥有6700万人口的大省,关键是农民的需求很大。农民没有能力在城里买房,但农民在农村有宅基地,或者是承包地,但是在现有制度下,宅基地、承包地都是资产,都不能转换为资本。所以,要实现农民的购买力,我们要使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能成为他们跨进城市门槛的重要手段,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能一箭三雕。
易宪容希望长沙市的土地政策改革有重大突破,成为长沙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最大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