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应建立污染源排放名录
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胡旭晟
从实际出发,建立新型环保行政体制,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同建、污染同治、执法统一”的关键。首先,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目前,应尽快建立一个污染源排放名录,并且每年更新这个名录,把省内的污染源都监管起来。其次,要建立先进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要切实解决环保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环保监督执法到位;同时还应完善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最后,还要建立先进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探索建立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机制和环境资源问责机制。
三城生态建设须成一体
湖南师大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朱翔“未来我省规划长株潭的生态用地要达到53%到57%。”朱翔教授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把长株潭打造成生态型城市群,就不能孤立的划开三个城市的生态建设。
他认为,长株潭是一个生态环境大系统,株洲在湘潭的上游,湘潭又在长沙的上游,所以三个城市建成区功能应该是相互协调,彼此促进,保持足够的水面、森林、绿地、农田,禁止污染性破坏性的项目进入。
典型企业
循环经济让老企业起死回生
“实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工程,4年里,我们投入8亿多元。”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存仁表示,发展循环经济,让长期困扰公司的“三废”变成了令人眼热的“真金白银”。
钟存仁介绍,智成化工是一个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企业,从2004年,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题的技术改造相继铺开。公司先后将两台煤粉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过去基本上散排的各部分蒸汽冷凝液,现在通过收集系统全部回收,每年节约高纯水65万吨。此外,公司将所有利用一次水冷却的装置,全部改用循环水,使公司工业水循环率提高到95.6%……“很多人担心搞循环经济,只会产生社会效益,带给企业的只是经济负担。但是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钟存仁告诉记者,公司效益由2003年的亏损到2007年盈利111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