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大启动项目清单即将印发实施,拟列人项目共177项,投资总规模近1.3万亿元———昨日,在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高层论坛上,省发改委负责人透露了这—讯息。
据省发改委透露,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已制定5个专项规划、6项支持政策、5项重点工作方案、3年行动计划、1个重大项目清单(简称“56531”),初步形成与总体方案相适应的实施框架。
5个专项规划,即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绘制蓝图,是试验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6项配套支持政策,涉及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6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在实际操作中的政策障碍,助推项目落地。
5项将先期启动的重点工作,包括产业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城际铁路、农业产业化和商业集团连锁经营等,旨在破解武汉城市圈实现“五个—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3年行动计划,涉及9大领域38项改革任务,分年滚动实施。
1个重大项目清单是经筛选后列人试验区试点启动的177个项目,投资总规模近1.3万亿元。
目前,5个专项规划已完成相关审批程序,即将印发实施;3年行动计划、1个重大项目清单近期也将印发实施;6项支持政策、5项重点工作方案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成熟—项,出台—项。
此次高层论坛由省发改委、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主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与会并讲话。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徐善长、省委财经办副主任赵凌云等进行了主题演讲。
构建圈内“碧水、蓝天、青山、美城”格局5000多亿元打造生态城市群
昨日,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高层论坛上透露,武汉城市圈将总投资5128.5亿元,实施9大重点工程、459个项目,全面推进城市圈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到2012年,圈内9个城市全部达到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建成环保模范城市群。
目前,武汉城市圈的环保工作确定了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2009年—2012年,为起步和重点突破阶段,核心目标是城市圈内所有城市达到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建成环保模范城市群;2013年—2020年,为全面推进和完善提高阶段,核心要求是城市圈内所有城市达到全国生态城市要求,建成生态城市群。遵循目标,武汉城市圈将充分发挥平原水网景观和丘陵山地自然生态的优势,突出滨江、滨湖特色,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美城”生态格局。
据悉,武汉城市圈确定了9大重点环保工程共计459个项目,包括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系、清洁能源、生态恢复与环境整治、生态家园、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工程。涵盖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城市圈江湖连通工程、城市“冬暖夏凉”工程、武鄂黄大循环经济发展区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