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两型社会 >>发展规划 >>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 数十位专家共谋良方

时间:2008-10-31  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陈勇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怎么办?

——顶级专家详解当前热点经济问题

这么多的顶级经济学家汇聚武汉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昨日,晨报特别开通“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论坛”提问热线85777777。上百位市民打进电话,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在全球金融危机、楼市、中国经济等方面。论坛间隙,晨报记者就这些问题请教了与会的顶级专家。

“谨慎”为上

“要谨慎!”在回答老百姓应该如何面对金融危机时,专家异口同声。

杨宜勇说,我们看待经济问题,要讲究一个经济规律,当经济处于上升期就投入大点,经济处于下滑期就相对保守点。现在从大环境看,明显是经济下滑期,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老百姓,投资理财都要尽量谨慎。

石小敏也认为,市民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尽量不要心存投机的侥幸心理,还是谨慎为好。

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影响相对较小

杨宜勇说:“应该来说,全球化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对来说,中国有一套独立的金融体系,政府对金融开发比较谨慎,我国的“金融防火墙”比较厚实,这些都确保了我们在这场全球化金融危机里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相反的,这场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中国的价值。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使得我们有一定能力去改变目前的全球经济体系。比如前不久冰岛、巴基斯坦政府均表示希望得到中国的援助。全球化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一次重新洗牌,而中国有可能从中获益。

石小敏也表示,目前来看,全球化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但他建议,政府在应对这种金融危机时,应该尽量把问题看得严重些,“与其低估其影响,毋宁高估其危害。这样落到实处的困难,也许就会小一点。”

危机什么时候过去?

乐观估计,两三年内好转

杨宜勇认为,这次全球化金融危机,乐观估计会在两三年内好转,悲观地看,有可能持续四五年。

石小敏表示,处于漩涡中心的美国,目前普遍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可以与1929年的全球经济大危机相比较。而这场危机到底会持续多久,国内外普遍认为很难预测。

新政后房价能否回归?

救市政策不能一刀切

楼市新政后,过去炒得太高的房价能否回归到合理水平?

牛凤瑞表示,武汉市民希望房价继续跌、不要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任何行业都需要适当的利润,实际上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已基本没有暴利了,“如果大量房产跌破成本价,就没有企业愿意做房子了,不出两年我们就无房可买了”。因此,房价的涨跌,最好还是通过市场自身的供求关系来调节,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应处于次要地位。

武汉楼市新政中将营业税征收的年限由5年改为2年,力度较大,其实是对去年宏观调控政策全国“一刀切”的一种反映。

去年国家对房产交易环节全国统一征收契税和营业税,实际上是增加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这让那些收入不高的地区房产交易陷入低谷,实际上让炒房现象不突出的城市跟着“受罪”,这是不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

中国经济未来如何?

重视实体经济,增加话语权

李扬昨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的身份,为该校师生作了一场履职演讲,主题直指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的未来。

李扬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蓝本来自美国,理论来自实践,现在蓝本和实践都出了问题,美国金融危机令我们重新反思金融改革与创新。

他说,金融改革与发展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靠金融机构自身在资本市场上投机炒作终归要崩盘。因此,此前备受追捧的金融创新产品在这场危机来临之际受到质疑。同样受到质疑的还有以评级公司和现代会计制度为核心的市场运行规则。人们不再信任这些机构,而曾经风光无限的投资银行,作为独立行业,或暂告结束。一度被嘲笑为本世纪“恐龙”的商业银行将收购投资银行而收复失地。

李扬提醒说,金融与实体经济疏远化的倾向在国内也有出现,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上市,股市圈钱却不用于主体业务,而是用来资本运作投资其他领域,其合理性值得质疑。未来,中国应更加注重实体经济。

李扬建议说,经历了这场危机之后,中国要加强风险管理,要更加积极参与亚洲和世界货币体系改革,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元仍是惟一的世界货币,中国的外汇储备除了购买美国国债,别无他法,但中国应参与世界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建造,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记者肖利敏 胡继权 王大千 陈志鹏 通讯员 陈博 熊臻 王亚楠 摄影/记者史伟)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 数十位专家共谋良方 的资料
· 朱大鸣:大规模城市群建设要谨防债务危机 [2013-07-30]
· 中国再造十个城市群 专家称不能人为捏合 [2013-07-29]
· 中国再造十个城市群 专家称不能人为捏合 [2013-07-29]
· 评论:发展城市群应因地制宜、量力而为 [2013-07-22]
· 评论:发展城市群应因地制宜、量力而为 [2013-07-22]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