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在天津有两个项目,一个在市里,已经两年了,一直没有动工;另一个在开发区,大概是去年春节后完成了注册,6月份开始动工,年底开盘。”天津泰达集团投资部王玮说。作为万通的合作伙伴,泰达集团举这个例子显示出他们对“开发区”非常满意。这个“开发区”指的就是天津滨海新区。
作为我国第二个获得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和首批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起,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之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作为天津开发区最大的国有企业,泰达控股在经过4年的产业布局后,将在2006年通过实施“一三四八”工程推动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王玮说:“我们看中了滨海新区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现阶段。同时,对于滨海新区的开发,也符合我们企业集团作为城市运营商的定位。”万科、万通、泰达对于滨海新区合作开发的战略伙伴关系即由此而生。
新加坡腾飞集团为一家英国铸造企业量身定做的建后回租项目前不久刚刚完工启用,该项目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同时,腾飞集团也一直在浦东积极寻找合适的机会开发项目。腾飞(中国)代理总裁郑永吉说:“海港天津地处中国环渤海湾中心,目前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外资回报最高的地区之一。自从去年政府将滨海新区与整个环渤海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们相信它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另一个经济快速增长区。天津的经济重镇地位将逐步获得确立,未来必会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今后几年内工业地产的进一步扩容。”
两区不存在竞争
“当公司进行选址的时候,是会考虑很多因素的。大多数公司首先会设立一个大的选择范围。然而,考虑到几个因素,比如与重要城市的交通,公司已有的布局和设施,以及行业专业化等。在这几点上,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都对新选址公司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仲量联行中国工业地产负责人易立夫说。
基强联行董事总经理陈基强认为,对比天津和上海来说,天津有天然港口,塘沽发展得很好,但没有很强的经济支持,主要依靠北京,所以北京仍是渤海三角洲的经济中心。而上海却有更多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实力较强。
浦东新区的优势在于:它与成熟发展地区浦西相邻——当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其发展范围跨越黄浦江是自然而然的发展策略。另外,浦东良好的定位为相对拥挤的浦西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浦东新区有强大的政府扶持,退税政策使很多金融服务类型企业在此开展业务。浦东新区的发展是综合了位于陆家嘴地区金融服务公司以及浦东东部(包括金桥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内) 商业和工业园区发展的结果。
但事实上,这两个充满活力的区域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它们分别处于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以它们目前各自的优势来看,二者可以相互联合,互补发展。
天津相对而言成本优势更加突出,作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其邻近首都北京,土地供给充足,地价相对便宜,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仲量联行北京研究部主管凯安娜女士说:“毋庸置疑,天津将会成为研发类和精密制造业的动力源泉。一旦2007年高速铁路建成,从北京到天津只需要大约30分钟,这将会使企业在天津既能得到低成本的制造,又能获得受过最好教育和培训的专业人才”。
与上海相比,天津滨海新区仍有一些有待改进之处,比如在国际化环境和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策略方面,以及市场目前的发展,尚不如上海成熟完善。
不过,在北京和天津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其实具有很多相似的优势。易立夫说:“实际上,天津在吸引投资上已经很受大家欢迎,因此滨海新区的建立必将能够帮助维持和继续增强这个趋势。”
两个区域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在于今后将更加显现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这种专业化趋势从长期的发展而言,将更有利于同类企业在区域内的聚集,从而带来更进一步的成本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