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频道1月6日电 构建南北两大生态环境区、五条生态廊道、三大生态组团,这是滨海新区“十一五”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我们描绘的美好前景。记者日前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滨海新区生态建设今年正式启动。
生态环境区:一南一北
据介绍,规划的两大生态环境区分别位于滨海新区南北两端,即大港和汉沽附近。
南部生态区连接团泊洼水库,重点建设大港、钱圈、沙井子、官港等湿地生态保护区,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北部生态区连接七里海湿地,建设东丽湖、营城湖、黄港水库、北塘水库、宁车沽水库等湿地生态环境区,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生态廊道:三横两纵
据介绍,为打造滨海新区特色网格化生态布局,有关部门将建设“海河生态保护廊道”“永定新河”“独流减河生态保护廊道”“海岸景观休闲廊道”“城市生态隔离廊道”三横两纵五条生态廊道。
海河生态保护廊道:建设海河下游两岸300米至1000米宽的生态廊道,形成东西走向风景林带、观光农田和森林公园相配套的生态绿化带。
永定新河、独流减河生态保护廊道:通过建立河岸保护带、保护缓冲带以及同景观公园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将河流及沿线土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
海岸景观休闲廊道:重点是天津港南北两侧32公里长的旅游岸线,从北到南构筑起由湿地、滩涂、文物遗迹、建成区绿地等构成的滩涂森林带,恢复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态隔离廊道:建设茶金公路东侧、唐津高速两侧城市生态隔离廊道,种植大面积防护林,提升防洪能力。
生态组团:三大区域
建设大港化工区、汉沽精细化工区、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区外围生态绿化带,形成环工业区生态组团;建设官港森林公园、开发区森林公园、塘沽森林公园,形成森林生态组团;建设塘沽区和大港、汉沽城区及海河下游六个城镇外围生态绿化带,形成城镇生态组团。同时,建立生态补偿体系,如人工加宽河道、补偿性建设大面积景观水系等,降低各组团间的相互影响。(记者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