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地铁的高度自动化不仅体现在技术设施等硬件服务上,还体现在公交公司与乘客直接打交道的售票检票机制上。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地铁站进出口的插卡式自动门不同,德国的地铁站是全开放式的,不设电子验票门,也没有人工检票,上车时没人查票,买票、检票全凭自觉。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里,从入口处直至站台没有任何栅栏之类的阻隔物。地铁站和公共汽车站里设有自动售票机,机器旁边设有用于检票的柱式检票机。乘客在自动售票机上自己选择所需的车票品种,如单程票、短程票、三天票、星期票、家庭票等等,把纸币或硬币投进去后,车票及零钱吐出,而后自己在自动检票机上打上该票有效期启始时间,你就可以上车了。从头到尾没有其他设备或工作人员在监督你是否买了票。
作为一个外国人,记者第一次在德国乘地铁就强烈地感觉到,在德国社会里存在着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虽然无人瞪着眼睛查票,但在任何地铁站,都可以看到乘客们在售票机前主动购票。当然,没有惩戒措施,公德就不会成为自觉行为。地铁站上醒目地张贴着告示,写明逃票行为将被罚款 30欧元,是最低票价的十几倍。公共交通公司实行抽查制,工作人员不定点、不定时地抽查车票。他们往往三五成群一起上车,等车门关好后,他们马上拿出工作证,礼貌地要求乘客配合查票。此时的逃票者就像瓮中之鳖,无路可逃,只等被请下车交罚款,并被在诚信档案上记下一笔,损失相当大。刚来德国时,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在德国的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但在求职时却被多家大公司拒绝。这位留学生百思不解,最后招聘公司给留学生看了一份材料,记录着他乘地铁因逃票被抓住过2次。任何乘客都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被抽查,所以权衡利弊还是自觉购票为好。
说起购买地铁车票,最近柏林的公交公司尝试一种有趣的售票方法。乘客通过手机向公交公司发送购票短信息(SMS),公司回发一个确认信息,乘客凭着这个手机确认信息乘车。车票费用当然是记在当月的手机服务费用账单上。据说,这种方式着实让很多乐于尝新的人多坐了几次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