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罗棋布的纽约地铁,像奔流在这个城市地下的动脉,昼夜不息地为城市的高速运转输送着人流。近百年的运营历史,又使它形成了独特的地铁文化。走进地铁,人们仿佛能触摸到美国文化的脉搏。
在全美504个地铁停靠站中,纽约地铁占了469个,堪称美国地铁的龙头老大。纽约地铁不是历史最悠久的,世界上最早兴建地铁的城市是伦敦;它也不是年载客量最多的地铁,莫斯科地铁年载客量32亿人次,是它13亿人次的两倍多。但是纽约地铁在使纽约市成为世界大都会、世界金融中心以及新移民首选落脚之地方面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廉价移民铸就地铁网
1900年3月24日,当时的纽约市长罗伯特使用一把第夫尼银制铲为新地铁的破土动工铲下第一锨土。1904年10月27日,纽约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该线从曼哈顿下城的市府至上城145街与百老汇交汇处,全长9.1英里,有28个停靠车站。当时的票价是5分钱。
建设地铁的主力军是移民,其中大多数是欧洲移民。两万多名地铁建设者的当时时薪是两毛钱,大概相当于今日美国每小时5元多的最低时薪标准,每天工作10个小时。据资料记载,地铁建设中至少有50人丧生,上千人受伤。当时地铁工人都没有医疗保险和工伤赔偿。在开挖曼哈顿海底隧道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参与这项工作,因为人们认为在海底挖掘极其危险。只有意大利移民和非洲裔黑人参与,因为意大利人相信设计方案是科学、安全可行的,非洲裔黑人则为生活所迫。
1925年纽约地铁基本建成。至今为止,纽约地铁共有26条线路,四通八达地往来于纽约市除斯坦顿岛以外的4个大区,是世界上唯一正常运行特快列车的地铁系统,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24小时昼夜营运的地铁之一。
不要以为“地”铁就真的完全在地下运行,纽约地铁只有60%在地下活动,另有40%或在地面,或在地上、河面“桥”上运行。最高的高架地铁离地27米,有八九层楼高,深入地下最深的则达76米,也有20多层楼高。
不平静的地下迷宫
纽约地铁线路繁多,外人初到纽约,绝对晕头转向,如入迷宫。如此浩繁的交通系统,其安全性能当然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记者试图了解这方面的资料,例如开通至今因事故或意外伤亡人数,事故或意外发生次数,但在联系了捷运博物馆讲解员、历史专家以及公共事物办公室后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这显然是搪塞之辞,看来美国人也是家丑不肯外扬。
盛开在地下的艺术之花
洋溢在地铁站里的艺术氛围,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纽约地铁提供给乘客的远远超出了它基本的“运输”功能,而这正是纽约地铁富于魅力并得以永恒的地方。正如罗马建筑的永恒决不是因为它的基本功能,而是建筑师、艺术家赋予其中的永久人性,跨时间、地域的艺术性。
计划兴建地铁之初,设计者们已经考虑到了地铁站应该“为乘客提供一种欢愉的视觉感”、“市民的艺术”。当时的工程师主管、毕业于康乃尔大学的维克斯说:“像地铁的快捷功能一样,地铁的其他组成也将得到精心设计、修建并维护,令人耳目一新。”他雇请了他的两位同学,同是毕业于康乃尔大学的装潢设计师,专职为地铁美容设计。
在参观捷运博物馆时看到这些介绍,我激动得眼眶一阵潮热:建设者们在100多年前设计地铁蓝图时已经为我们后人想到了一切:功能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