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广州东西的地下大动脉地铁五号线将在月底开通试运营,该线路最具艺术气息的车站——动物园站昨天首次对媒体开放。
记者从地铁五号线动物园站(下称动物园站)B口进入站厅,马上就觉得置身在一个未来时空:立体的三角形天花组成了一个个现代感十足的方形,在顶部四角的白色探照灯辉映下,火红色的站厅特别有活力。站内两个近20米高的直通天花板Y形大水泥柱,活像一对鹿角,和动物园十分“登对”。
和目前广州所有地铁站不同的是,并不是换乘站的动物园站,两个方向的地铁轨道并不设置在同一平台。往文冲站方向的轨道位于往滘口方向的轨道下方,未来在动物园站需要前往文冲站方向的乘客要在站厅再下一层。这些乘客可以通过设置在往滘口方向月台两端的两条楼梯下楼,也可以通过站厅的手扶电梯。
为何广州已建好的地铁中并没有出现站台上下叠加的形式,而动物园站却有呢?据设计地铁五号线的高级工程师廖景介绍,地铁五号线从动物园南门拐到杨箕站的弯道非常急,半径只有206米,是国内最小的地铁正线弯道(常规一般需要350米)。另外该段高楼桩柱密集,只能因地制宜把两条隧道叠起来,使隧道占用的通道宽度减少一半。据透露,上下两个隧道层只隔了80厘米的混凝土板,但是两层的结构都做了加强处理,道床隔震设备也非常完善,震动会大大减少。
未来从杨箕站坐地铁到动物园站是否会经历大拐弯,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廖景对此表示,地铁五号线继续采用了和地铁四号线一样的L形直线电机列车,这种列车的爬坡和转弯能力在几种地铁列车中都是最强的,乘客将坐得非常稳当,不会有坐过山车的感受。
记者在车陂南站发现
乘客换乘只能走楼梯
地铁五号线和地铁四号线的换乘站车陂南站昨天也首度开放。记者走访整站后发现,地铁四号线和地铁五号线的换乘通过两条楼梯进行,比较简单。但和公园前站相比,换乘通道没有设置手扶梯显得不够方便。
车陂南站站厅共有四个扶梯入口,三个是通往地铁五号线,一个是通往地铁四号线。地铁四号线所在层位于地铁五号线的下方。未来地铁四号线的乘客要换乘地铁五号线,需要走两段楼梯往上到达地铁五号线所在层。换乘方式和公园前站的有点类似。地铁四号线和地铁五号线独特的T字形布局,使乘客无需像公园前站换乘时要从列车前进方向的右门下车,因而更为简单。但是这种设计也会使地铁四号线换乘地铁五号线与地铁五号线换乘地铁四号线的两批乘客使用同样的换乘通道,未来两股人流的分隔将是一个大的挑战。
地铁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站至文冲站段)线路长约31.9公里,共设24座车站:滘口站、坦尾站、中山八路站、西场站、西村站、广州火车站、小北站、淘金站、区庄站、动物园站、杨箕站、五羊邨站、珠江新城站、猎德站、潭村站、员村站、科韵路站、车陂南站、东圃站、三溪站、鱼珠站、大沙地站、大沙东站、文冲站。地铁五号线与现有的四条线路皆有换乘,共有10个车站具有换乘功能(滘口、坦尾、西村、广州火车站、区庄、杨箕、珠江新城、车陂南、鱼珠、大沙地),是换乘站最多的一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