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我们一起重建家园 >>历史回顾 >>
 
灾后重建借鉴唐山地震

时间:2008-05-29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佚名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农民自建房亟待加固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条生命,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事后学界和官方比较一致认定,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建筑物强度不够。唐山大地震后,被媒体多次提及的一个奇迹,是一座由日本人建造的水塔在地震中屹立不倒。为什么这个水塔能屹立不倒?因为日本人受尽了地震灾害的苦难,因此在灾后家园重建时,把建筑抗震强度充分地考虑了进去。

受此警醒,唐山大地震后,京津唐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的房屋建筑普遍进行了加固。在唐山新城的建设中,也把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设计为“抗震8度”(最高9度),可以抵抗6.5级地震。2005年,江西九江发生了5.7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而当地建筑物抗震强度只有6度,远无法抵御如此强度的地震。我国的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属地震多发地带,四川的成都、都江堰、双流等地的建筑物抗震强度均为7度,而这些区域的地震震中的强度往往会达到9~10度,因此这些区域的建筑物也远远无法抵御此次汶川大地震高达7.8级的高强度。

在目前尚无法进行准确地震预测的尴尬情况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抗震防范措施。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点目前在城市做得差强人意,在农村就更是一个盲点,尤其是农民自建房,完全不具备抗震能力。苏幼坡曾经到深圳的农村去考察,看了当地农民的自建房的墙体之脆弱不免心惊肉跳。此次汶川大地震,大量倒塌的农房似乎再一次将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建议国家补贴建抗震房

目前,国家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已经提到了民房抗震问题,指导农民如何建房才能有效防震。

在地震多发地带的农村,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也可实行政府、农民各自出资一部分的方式),帮助农民对自建房进行加固。

两三个月后才安全

在经历过最初的自发救援后,此时营救任务是较为困难和艰巨的。此时,救援人员已改用千斤顶、切割设备等工具,而不是最初的徒手施救。而使用工具在建筑物的废墟中施救应该非常小心谨慎,否则一不留神就可能导致建筑物二次倒塌,对被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重者致人死亡。

按照学界规律,一般地震发生后都伴随数次余震,两三个月后才是完全安全的。在此期间,受灾群众如何安置,衣食住行如何解决,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小学的停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一个星期”,以确保社会稳定。

喷洒消毒水防疫情

灾后,疫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避免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年唐山地震发生之后,政府调集大量飞机在唐山上空喷洒消毒水。由于消毒措施到位,因此灾后唐山未发生大规模疫情,甚至连蚊子苍蝇都没有。

灾后社会治安和秩序的恢复对于稳定民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灾区尤其要防范当年唐山大地震中的散布谣言和趁火打劫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发生。

建精神家园更迫切

重建家园,不光是住所的再建,更重要的是帮助灾民摆脱悲痛,重新建设精神家园,重新站立起来,勇敢地生活下去。

当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唐山并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机构对失去亲人的灾民进行心理安抚,靠着街坊亲友之间的安慰,唐山人顽强地站了起来。

精神家园的重建更多的是要靠灾民自我调整,惟有真正战胜自己,才能勇敢地站起来。

安排乡民返家重建

据权威部门统计,广东有500万名川籍农民工。当地政府如何安抚、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从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变得更加重要。

灾区政府应及时公布死亡名单,以便于农民工确认死亡家属。苏教授建议广东当地政府应该为灾区农民工回家提供一切便利,让他们能够回家进行家园重建,这也体现了一种人性的关怀和尊重。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灾后重建借鉴唐山地震 的资料
· 观点:受灾城镇灾后重建“转型”要慎重 [2013-05-13]
· 四川省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2013-05-09]
· 灾后重建需控制城市规模与尺度 [2013-04-27]
· 日本的灾后简易住房 [2011-06-03]
· 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09-0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