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我们一起重建家园 >>历史回顾 >>
 
关注汶川大地震灾区家园重建

时间:2008-05-2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区带来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当抢救生命、防止震灾后疫情蔓延工作紧张进行之时,灾后重建工作也摆在我们面前,震后家园该如何重建?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文对记者谈了如下观点。

社区建设 首先,对于遭受地震且已不适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地区,要重点进行移民搬迁。李文介绍说,根据以往我国扶贫移民安置经验,移民方式有:插户移民,由居民自己投亲靠友,分散安置,政府可能给予一定补助;政府建移民开发基地安置移民;包括县内移民和跨县跨地区移民。由企业承办的移民等。

其次,对于损毁较严重但仍然可以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地区,应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行新乡镇、新农村社区的重建。另外,对于损毁相对较轻的地区,重点是恢复原貌。

恢复生产 在农业方面,灾区应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李文认为,针对当前震区农业生产主要面临较大面积的小春作物收期和大春水稻栽插期延迟;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田间管理滞后;农用柴油、水源、电力等供应紧张;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水利设施、灌溉渠系受损等一系列问题,要尽快着手搞好粮食、蔬菜、果树等生产规划和土地修复整治,确保柴油、化肥、水源、电力等农资供应,尽快恢复和重建被损毁的农业基础设施。

社会救济工作 此次汶川大地震,产生了很多孤寡老人、孤儿和残疾人。因此,要特别重视社会救济工作。对此李文提出,在充分发挥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低保”制度、特困户救助制度、五保户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的作用之外,还要积极寻找社会力量援助,如:鼓励社会民办敬老院,社会认领孤寡老人、孤儿,鼓励企业雇用残疾人等。

灾民参与和民主管理 李文认为这点很重要,她说,对损毁较严重但仍然可以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灾区,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乡镇建设活动中,要强调城乡居民的共同和积极参与。重建规划应在充分听取城乡居民的需求之后,由居民共同参与制定,且重建后的社区应尽早建立村委会或居民委员会,并开始居民的自治管理。

市场机制的导入 重建家园需要长期、可持续的投入,除了各级政府之外,应积极鼓励企业投入到灾区重建工作中。四川震灾区尽管处于大山之间,但区位条件优越、灾前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备,工农业生产的基础较好,资源较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在长期的家园重建过程中,应积极引进企业资金,来促进灾区经济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采访中,李文还对震区家园重建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针对灾后重建问题,政府要组织相关国内外专家、学者,特别是有地震重建经验地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咨询和讨论,以便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第二,震灾资金应采取专户制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并由纪检审计部门、社会专业中介组织和社会媒体对资金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设立群众监督信箱或监督电话等。第三,严把建设项目的质量大关,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实行招标制,大批量物资采用统一购买,以确保建设项目质量。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关注汶川大地震灾区家园重建 的资料
· 国务院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2013-07-25]
· 福建省八十米以上建筑拟设地震监测设施 [2013-06-05]
· 城市地铁、轻轨工程应纳入地震安全性评价 [2013-05-30]
· 规划师称雅安宝兴重建发展不能只靠地震游 [2013-05-15]
· 汶川建设: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显著改善 [2013-05-13]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