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苏州湿地公园秋色迷人
四川拯救第二大天然湿地
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在沪成立
河北省保护京津周围地区湿地 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初见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点击进入论坛】
〉城乡规划求助〈|〉交通规划求助〈
“湿地属于自然景观,不能有过多的人工建设。”这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郑本法一直坚持的观点。这个观点看似简单,却为银滩湿地公园的建设节省出3000万元的投资。
2006年,郑本法与甘肃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张正春在审阅《黄河银滩段整治项目初步设计》后提出,从黄河生态环保、兰州湿地资源保护和美化兰州城市景观的角度看,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的建设有其必要性,出发点对头,一些思路也是好的。但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尽可能增加水域面积,减少陆地面积,要充分发挥水的功能,减少人的活动区域。
2008年1月9日下午,在郑本法刚搬的新家里,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他经常举的例子:“设计旅游产品要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资源为本。”郑本法说,“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本来就是要给人创造亲近自然的条件,所以要注重美在自然。”
“藏而不露,露则生辉。”郑本法说,“自然生态就是要回归自然,我并不反对人工景观。”但郑本法认为,《黄河银滩段整治项目初步设计》中的人为因素太多,项目主题不突出,各要素之间联系不紧密,整体效果不好,与湿地生态环境极不协调。“比如,原方案中有雕塑、彩陶文化、黄河古象和一些园林小品,人们看彩陶可以去博物馆,这些不但与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部分设施重复,还破坏自然生态景观,阻挡黄河河道流水,而且侵占了湿地资源,与湿地环境也不协调。”
据兰州市园林局副局长康逢恺介绍,按照初步设计,黄河银滩段整治项目总投资为7000万元。“后来根据专家意见,取消原来规划设计中的4座雕塑、园林小品等影响湿地保护的设施后,投资减少到4000万元。”
“有关部门最终还是采纳了我们专家的意见,我非常感谢他们。”郑本法说,“湿地要是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那就太对不住子孙后代了。”郑本法认为,湿地要开发,但必须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做到开发有据、开发有序。“首先要做一次湿地普查,分清哪些是保护好的,哪些是亟须抢救保护的,哪些是正在保护中的。然后要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坚决制止黄河采沙和非法占用湿地。”
“兰州在黄河上游,因此湿地保护的意义更重大。”谈起城市湿地的保护,郑本法认真地说,“在黄河兰州段干一件好事,对黄河流域来说则相当于干了100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