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景区规划 >>
 
“红色旅游”红遍中国

时间:2007-11-02  来源:新华社  作者:佚名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黄山跃居景区景点排行榜第一位

北京奥运:中国旅游业的世纪商机

主题活动不断香港迪士尼乐园淡季不淡

热点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点击进入论坛〉〉

 

国庆前夕,一列载着400余名游客的软卧旅游专列,离开北京站,驶向井冈山。此行11天旅程,专列还要顺访深圳、香港、珠海、庐山等地。“我们推出这个‘红色之旅’产品,不到两个星期名额就报满了。”中国铁道旅行社国际公司副总经理王宏介绍说。

据国家旅游局介绍,目前,分布在全国17个省区市的241个老区县(市),几乎全都开展了红色旅游。去年仅江西、湖南、陕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以及井冈山、韶山、延安等7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就达到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25亿元。另据全国50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统计,去年入境游客共达98.13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海内外游客接待人次与综合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4.86%47.89%。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把传播革命历史文化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旅游产品,不仅已经红遍中国,而且正在朝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红色旅游,是一种可供人们吸取历史知识与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许多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与纪念物,一直就是人们关注与寻访的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黄金周长假制度的实行,旅游产业爆炸似地拓展,一个游览革命胜地的热潮也在全国范围兴起。各地顺势而为,一方面用“红色旅游”这个名称,形象地表述这一新的旅游现象;另一方面纷纷出台引导措施和办法。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先后公布了27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地也分别命名了1万多个省地级教育基地,并投入力量进行场馆建设和环境整治。中央有关部门还组织实施了“一号工程”,即把韶山、井冈山、延安3处纪念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而迅猛推进的中国“红色旅游”,不仅是中国旅游业的最大亮点之一,而且必将在中国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41219,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在此期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与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200万人。紧接着,由国务院13个部门共同组成的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与办公室宣告成立。2005年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红色旅游年”,红色旅游发展进入重要的机遇期。

  采取中央发动、部门联动的组织模式,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这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堪称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曾经有人担心,红色旅游会不会变味为公费旅游而难以持久?据全国“红办”今年7月完成的对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所作的游客抽样调查,目前自费游客占六成左右;有的即使公费前往,也是自己出一点,单位补一点。此外,有90.7%的游客认为这些景区“很好”和“好”,占总数90.6%的游客有继续参加红色旅游的意向。红色旅游景区旺盛的人气,从一个侧面初步展现出红色旅游的巨大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

  按照旅游业自身发展规律,把红色旅游产品与其它优势旅游产品完美结合,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等拓展市场,使红色旅游和其它旅游产品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正在成为全国性的趋势。去年以来,全国开行红色旅游专列达300多趟,运送旅客22万余人次。近3年来,全国参与红色旅游的总人数年均增长逾15%,超过了旅游行业年均10%的增幅,红色旅游总收入增幅也远远超过了整个旅游业的平均水平。

  

  为什么推出这组报道?(编辑点评)

  詹国枢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一组系列报道《“红色旅游”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推出这组报道呢?原因有二:

  其一,服务读者。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读者,主要包括5000万海外华侨华人、5000万学习中文的外国人和50万海外留学生(我们将其概括为“三个5”)。海外同胞和外国友人来华,大都要游览中国的大好河山。向读者详细介绍国内新近推出的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旅游方式――“红色旅游”,是报纸贴近读者、为读者服务的一项举措。

  其二,助推旅游。旅游业是现代社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人吃饱了喜欢干什么?喜欢游山玩水看风景。“红色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到底什么叫“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包含一些什么内容?“红色旅游”能给游客提供什么样的独特感受?“红色旅游”前景如何?以上问题,我们的报道都将详细回答。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既推介了国内大有希望的“红色旅游”,又提高了报纸为读者服务的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红色旅游”红遍中国 的资料
· 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2010-01-12]
· 红色旅游景点力争成为“冬游西藏”的品牌 [2009-11-27]
· 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 [2007-11-29]
· 大别山区三省六市加强红色旅游的区域协作 [2007-09-18]
· 新华时评:不要给“红色旅游”涂上迷信色彩 [2007-08-2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