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绪程]第二,就是福利问题,比如你刚才讲的医疗、教育问题,包括住房问题等等民生问题,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切身体会最深的问题。可以讲,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原来国家是“包”起来的,现在不“包”了,看起来像是自己解决,实际上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福利问题必然提到日程上来。因为经济不发展福利从哪里来?老百姓对福利问题有两个看法:1、是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2、是不是分配不公?从需求角度讲我们肯定是不足的,但是这也需要时间解决的。
对福利的分配不公有意见是正常的。虽然中国的福利水平存在问题,但实际上与以前相比也是有很大改观的。我讲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的住房问题,我看过一个数据,如果按现在的概念来说中国住房的自有率,按照数据统计大概可以达到89%-90%,仅次于匈牙利。老百姓的住房水平也大大提高,一家七、八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的现象基本消除。
那为什么现在住房问题反映还这么强烈呢?我觉得这和人人有住房的概念不完全一样,是城市化带来的。比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大量的劳动力在移动,他们没有房子,是这个房子没有得到解决。这些人在农村有房子在城里没有房子,所以这个问题也非常迫切。你在城里打了多少年工了解决不了住房,上亿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流动,有多少人解决了住房?但是他农村有住房,从居者有其屋的角度讲我认为我们国家已经差不多解决了这个问题了,这是了不起的,基本上人人都有住房了。
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在财产流动过程中,在城市化移动过程中解决住房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我们房价不断涨他们很难买得起房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子女。实际上中国的住房矛盾是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在城市化过程中全世界都有各种模式,比如巴西、印度都是搞贫困窟解决的。
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住房解决得好的是哪里呢?是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也可以,韩国、日本也解决得不错。而这里面就有一个时间的问题,就是中国人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移动人口的住房问题,可能这还要进一步的努力。我觉得关键问题还是要进行改革,要把土地所有权放开,让土地资源的配置得到更大的发挥,这点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