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三区明年实现城市化
袁绪程:城市化过程中解决移动人口住房问题还要进一步努力
统计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镇人口已达5.77亿
热点讨论:北京高城市化率背后隐藏四大矛盾
点击进入论坛>>
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构架加速发展的新平台。河北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河北省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从9月4日公布的城市化监测报告内容可以看出,河北省城市化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
城市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显示,2005年末,河北省的城市化率为37.7%。而同期全国城市化率为42.99%。尽管过去了一年,2006年河北省城市化率达到了38.77%,提高了1.08个百分点,但距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城市化率低这一数字暴露的问题就是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中等城市数量偏少,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
河北省城市化率不仅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河北省工业化进程,这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之一,应作为战略重点来抓。河北省提出城市化战略,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城市问题。
尽管城市化率相对较低,但构筑沿海强省加速发展新平台的机遇确实前所未有。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尤其是京津冀都市圈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河北省城市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将达45%,新增城镇人口608万,全省城镇人口将达3190万人左右。
按照这一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其中部分发展较快的地区力争达到47%左右,力争“十一五”末城市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发展不平衡难题有待破解
“我省城市化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城市的主体地位和辐射带动力继续增强,已成为全省更好更快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各领域发展不协调、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需付出艰苦努力。”监测报告这一判断,背后需要面对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面对城市化发展中的不均衡现实,应该如何破解?
监测报告显示,去年“一线”地区城市化发展保持领先优势,城市化率为40.48%,比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南厢”地区城市化平稳推进,城市化率为36.98%,比上年提高0.99个百分点。“北厢”地区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化率为37.17%,比上年提高2.72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不容忽视的是,全省县域城市化率整体水平虽得到提高,但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制约了全省城市化进程。
统计资料显示,在136个县(市)中,城市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有17个,而城市化率位于20%至30%的有67个,占49.3%;10%至20%的有22个,占16.2%。
同时,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有扩大的趋势。统计监测表明,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高于全省、城市化率超过40%的4个市全部集中在“一线”地区,“南厢”和“北厢”地区各市城市化率以及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均低于全省。设区市城市化率差距拉大,11个设区市城市化率高低相差17.27个百分点,比上年扩大2.98个百分点。
关键在于走出新型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化的推进思路上,河北省七次党代会报告已经明确河北省城市化战略推进着力点,就是要紧紧围绕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把冀中南城市群和冀东城市群作为环京津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石家庄、唐山两个省域中心城市的建设。针对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中等城市少、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多水平低等问题,河北省还分别对各设区市、中小城市以及县城和重点镇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破解城市化发展不均衡难题,关键是要认清城市化并不一定都要建设大城市甚至特大型城市。”专家认为,除了建设超大城市模式外,其实城市化仍有诸多模式可供选择,比如小城镇模式、中等城市模式等。
有关专家特别强调,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河北省应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发展,由此也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总的看,河北省城市群建设进展不快、水平不高。但河北省地处环渤海核心,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国家正在组织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把京津冀都市连绵区界定为“2+8”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及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城,这对于河北省城市群建设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