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房地产·中国 >>精英论点 >>
 
房地产业畸形繁荣代价巨大

时间:2008-01-07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姚仲秋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进入专题>>【房地产·中国】

相关链接:

深圳部分楼价大幅下跌

央行确定第二套房贷款以家庭为单位

今年北京二手房售出9万套 均价近12000元/

深圳房价出现拐点 炒房者被套牢(组图)

北京上月房价同比上涨14.9%

  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经济的活力。社会太多资金在房子上压死。把大量资源压在房产上的经济体,其增长的长期潜力是可疑的。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2008年《社会蓝皮书》,该书主编、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房价持续增高,推动民众的住房消费预期,很多家庭希望尽快解决住房问题,抑制其他方面的消费,最终使消费率降到近几十年来的新低。(14新京报报道)

  也就是说,房地产业已经并且仍在扭曲中国的经济结构。多年以来,各级政府日益重视房地产业,土地财源促使与土地经营有关的一切产业被当成支柱产业,当然也包括房地产业。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大规模成片开发,人为制造房地产的被动需求。

  民众确实有解决住房的真实需求,但是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畸形的。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其对土地的垄断,导致土地供应紧张的预期,房价快速上涨,民众必然迫不及待地购买房屋。如此高涨的需求又推动房价更快速地上涨。如此循环不已,民众的大量收入、储蓄涌入房地产行业。部分中低收入群体不得不因此而抑制其他消费。这样下来,消费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就在低水平徘徊。

  房地产业畸形繁荣的坏处不仅在此。它也是导致民生问题的一个根源。一方面,对于一部分民众来说,买不起房子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大焦虑因素。至于已经购买了房屋的民众,尽管房屋的账面价值随着房价腾涨而迅速升高,但这些价值不是现金,可望而不可及。相反,很多家庭要为供房子发愁。尤其是在通胀时期,月供压力会越来越大。于是,在房地产繁荣时期,不论有房无房家庭,都觉得解决住房问题是一大难题。

  更进一步来说,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经济的活力。房价腾涨,家庭大量资金用于房屋,而不够发达的金融体系又无法把家庭这笔资金金融化、资本化,因而,社会太多资金在房子上压死。如果这些资金被投入其他领域,可能会创造出更多财富。同样,畸形繁荣的房地产业也会诱导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入购买地产、房产,这同样会对整体经济的创造性产生不良影响。把大量资源压在房产上的经济体,其增长的长期潜力是可疑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房地产业的畸形繁荣,也扭曲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土地成为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之后,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上就容易滥用权力,甚至侵害市民或农民的权益。同时,地方政府也容易倾向于与房地产开发商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在开发商与市民、农民发生纠纷的时候,不能站稳立场。一旦经济过分依赖房地产业,而官员的政绩主要依赖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则房地产开发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绑架”地方政府。暴力拆迁、暴力征地等问题出现,就是此种扭曲的政商关系的产物。

  可以说,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已经造成了种种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抑制房地产业畸形繁荣,需从多个角度同时入手:经济政策方面,应当采取独立而明智的货币政策,彻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治理方面,应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不再以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指标来决定官员升降。土地制度方面,应逐步打破地方政府对城市化、工业化用地的垄断,打破房地产开发商对城市房屋供应的垄断,使房地产行业真正地实现市场化,从根本上打破城市土地供应紧张、房屋价格快速上涨的扭曲预期。

  这三方面的变革缺一不可,否则,房地产业就将继续畸形繁荣,社会将为此继续付出经济、社会、政治乃至精神方面的代价。

  □姚仲秋(北京 学者)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房地产业畸形繁荣代价巨大 的资料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秦虹:房地产企业不缺钱 [2013-05-17]
· 城镇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并非是房地产 [2013-03-12]
· 蔡继明:高房价严重阻碍着城市化进程 [2013-03-11]
· 评论:不能再让新型城镇化沦为房地产化 [2013-02-26]
· 首届中国生态城市房地产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2012-10-2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