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背景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普遍面临着应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如何将城市化与生态、低碳发展有机结合,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化道路,是一个重大的紧迫性的课题。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可能成为我国各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坐标。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详情】
现场报道
会议资料
专家演讲
- 开幕式及综合论坛
- 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
- 张庭伟: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
- Mark Ginsberg:Eco-Cities: A US-China Partnership
- 中外生态城市理论与范例
- 于立:中国生态城发展现状分析
- Alan Kell:促进生态城市政策在主流实践中的实施
- Alex Franklin:Capturing the Value of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Social Innovation
- Julie Newton:Creat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 China: the case of Nong Jia Le in Anji, China
- 碳减排技术与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戴星翼:城市建设与碳排放的若干重要
- 吴志强:城市重大项目生态设计综合技术研究
- 林 澎: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的落实和深化实践
-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一)
- 樊晟:低碳城市规划思考
- 饶及人:新疆拜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实践与探讨
- 朱喜钢:低碳城市区域的理念与规划
- 朱介鸣: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益关系与城市发展质量
- 杨富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几点思考
- 徐 雷:浙江省围垦土地上的新城建设
- Sam Casella:Livable Low-Carbon Cities
-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与生态城市
- 饶士凡:生态高效-规划的主要目标?---中欧生态城市指标比较,合并的提议
- 沃尔夫冈 弗雷:可持续建筑战略对成功做
- 克里斯蒂安 尤那:欧洲城市与中国生态城市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产业发展
- 徐鹤:人类发展、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人类发展、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 沈玉芳:城镇精明增长、低碳发展与长三角功能性区域建设
- 精致城市建设
- 虞银花:创新港城 惠顾民生
- 和红星:映古城绿西安——绿色城市设计中的点、线、面
-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
- Falk Kagelmacher: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Cities Roadmap for Green-Cities
- 诸大建:中国低碳转型与发展策略选择
- 彭仲仁:建立适应性规划体系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 顾朝林:从战后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看低碳城市规划
- 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潘海啸:高密度快速发展城市的TOD模式
- Manfred Breithaupt:城市交通在打造宜居城市过程
- 文国玮:城市规划是实现绿色交通的根本途径
- 姜洋: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友好型设计的技术原则与调
- 周江评:洛杉矶交通发展与教训
- 曹国华: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绿色交通规划
-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二)
- 刘贵利:以绿色视角指引区域规划——以京南新区区域规划为例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 周俭: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 阳建强:多维尺度下的历史街区现状评价与体系建构
- 伍江: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实践
- 阙维民:历史街区调研的方格分析法——以北京大栅与京都四条乌丸为例
-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和投融资改革
- 张险峰: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发展再思考 舟曲灾后重建规划的启发
- 黄敬闽:促进中国城市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 戴慎志: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
- 包存宽:引导和约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机制
- 沈国强:Globalization, Urbanization, Low-Carbon City, an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Important Modeling Issues
论文主题
- 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城市新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建设与实践
- 公交优先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 当前TOD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
- 交通稳静化在重庆主城区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 香港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析
- 数字化城市管理
- 基于SDI的城市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设
- 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思路探讨
- 济南数字市政建设与实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化困惑与法律完善
- 遥感技术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管理服务中的应用
- 中外生态城市理论与范例
- 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 新城规划建设的早期实践
- 生态价值异化影响下的城市形态
- 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 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 碳减排技术与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环境伦理视野下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探析
- 浅析低碳经济时代中央空调的节能措施
- 生态新城碳收支研究——以上海市南桥新城为例
-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 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城市小型公园绿地规划研究
- 城市综合承载力导向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
- 基于低碳的城市土地混合使用探讨
-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构建低碳宜居社区的方法初探
会议日程
2011年6月26日全天,大会代表报到
2011年6月27日上午,开幕式及综合论坛
2011年6月27日下午,分论坛
2011年6月28日全天,分论坛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周丽 赵丽丽 杨捷 张桂攀
电 话:010-58933591 58933559
传 真:010-58933632
电子邮箱:chinaplanning@163.com
dost-moc@mail.cin.gov.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 100835
网 址:www.cityup.org
邀请专家
- 仇保兴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 陆克华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司长
- 陈宜明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司长
- 唐 凯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
- 孙安军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司长
- 韩爱兴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 曹昌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 阙维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 沈清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方鸿琪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张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 陈晓丽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 戴慎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彭仲仁 佛罗里达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同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沈 青 华盛顿大学城市设计与规划系教授、系主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讲座教授
- 诸大建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教授、所长
- 潘海啸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
- 伍江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 周伟林 复旦大学教授
- 陆化普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王景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 顾朝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文国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教授、国家特许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 饶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教授
- 林澎 唐山规划局局长
- 赵中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
- 吕斌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系主任
- 徐建刚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孙凤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园林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 朱喜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 吴建平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中英智能交通中心主任、教授
- 阳建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陈秉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吴唯佳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教授
- 黄敬闽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城市和社会发展处城市发展专家
- 叶祖达 香港规划师学会原会长;奥雅纳(中国)规划发展总监
-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 张险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区域所副所长、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 沈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
- 栗德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戴星翼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何东全 美国能源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主任
- 谭纵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周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 杨富强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NRDC)北京代表处能源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
- 王芃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任
- 蔺雪峰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 王缉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 徐雷 浙江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 俞滨洋 哈尔滨市规划局局长
- 吴志强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世博会总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 韩继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新技术研究所博士、教授级高工
- 沈玉芳 华东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 张庭伟 教授,亚洲和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
- 侯家泽 美中城市协会会长
- Falk Kagelmacher Senior Consultant,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 CAUPD
- 于立 英国卡迪夫大学规划研究国际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研究员
- Dave Wetzel 转变社区顾问、伦敦交通委员会董事局原副主席
- 朱介鸣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兼任同济大学访问教授
- Sam Casella Planning Authority公司顾问;美国规划协会(APA)前主席;美国注册规划师公会(AICP)前主席
- Alven Lam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
- Alexandra Elizabeth Franklin Sustainable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Cardiff University
- Christina Johanna Hopfe School of Engineer,Cardiff University
- Andrew Colin Flynn School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Cardiff University
- Terence Keith Marsden Sustainable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Cardiff University
- Julie Newton The ESRC Centre for Business Relationships, Accountability, Sustainability and Society,Cardiff University
- Wei Yang Managing Director
- James Jao 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公司行政总裁;前美国纽约规划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