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八月CPI上涨6.5% 连续四个月创新高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公布 北京第20上海第26
SOHO中国10月赴港上市 募集金额大超目标达70亿
热点讨论:轨道交通对住宅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
点击进入论坛>>
中报显示二、三线城市土地成上市房企竞逐目标
截至昨天,深沪两市中公布2007年中报的房地产企业超过了60家。记者统计发现,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超过50家。其中,前20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57.01亿元,占行业的79%;前20家公司净利润为60.44亿元,占行业的86.5%。与此同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企业也表现不俗,其中富力地产的净利润增长达到158%,世茂房地产的业绩也同样大幅增长,达到115%。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本周大盘走势将主要受到中报业绩、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公布的影响。而记者从大型地产企业的年报中发现,多个地产大鳄的中报业绩已经翻番,单看地产指数,显然中报对地产股而言是个利好消息。而探究上市地产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快速成长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频繁穿梭于多个城市的土地拍卖现场,继而展开有声有色的“厮杀”。这一轮类似豪赌的“圈地运动”,在各地不断改写“地王”纪录的同时,地产巨头也在显示着自己的庞大胃口。其中,从富力地产公布的年报中就可以看到,2007年上半年,富力地产集中在上海、昆山、天津、海南及沈阳共购入七幅土地,总建筑面积约274.3万平方米。截至2007年6月30日,富力所拥有的土地储备达约3113.3万平方米,其中约1043.3万平方米的土地正在等待批核及办理登记手续。截至今年7月31日,世茂在境内正在开发中的项目有28个,分布于近20个大中城市,拥有跨境及境外项目两个,总市值合计约达800亿港元。
“看一看地产上市公司近段时间的公告就不难发现,或发债或增发,而土地储备无疑是上市地产公司融资和提高市盈率最大的筹码。”一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说。此前,金地集团花29.4亿元分别在天津和西安拿得65万平方米的土地;保利地产两个月内在全国7个城市拿下了11幅地块,为这些地块支付了82.9亿元;万科在北京、东莞等城市拿下多块土地,为此支出近60亿元;招商地产在苏州购入两块土地,总价13.28亿元。据悉,截至8月中旬,近3个月以来7家上市房企已经在15个城市投入超过300亿元,储地超过1000万平方米,而这一轮的圈地热潮还在迅速蔓延。
众多地产企业看好“A股”市场
无疑,在银行不断加息并收紧信贷政策后,从股市融资的优势更加显著。因此,今年以来有两种地产企业一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是以华远、SOHO中国、中远、远洋等为代表的大型房企,被看成是今年最有可能上市的地产公司;另一种是准备回归“A股”的在香港上市的地产企业。此前世茂房地产高层虽否认目前暂无回归A股的计划,但其将商业地产作价注资世贸股份的举动,依旧被业界认为是“借壳回归”A股。同期,在香港上市的多个内地地产企业如上海复地、富力地产等都曾表露出回归A股的意愿,但之后再无进展。记者从中报发现,此次富力地产首次披露了年底回归A股的具体时间表。
在连续加息后,仍然没有挡住深沪两市中地产股强劲的上涨势头,这种趋势让股民再次增强对投资地产股的信心。但专家提醒投资者,目前这种资本市场募集资金—高价拿地—股票上涨—再融资的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市场出现拐点时,面临风险极大。
部分上市地产公司2007年中报
杨利/制表
上市公司 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增长 销售面积/金额 土地储备(建筑面积)
万科A(000002) 109.4亿元 31.28% 231.2万平方米,174.7亿元 --
富力地产(2777.HK) -- 158% 31.97亿元 1043.3万平方米
招商地产(72.10,-2.31,-3.10%)(000024) 17.17亿元 158.94% 10.19亿元 168.05万平方米
金地集团(53.20,-2.40,-4.32%)(600383) 18.63亿元 53.5% 54.07万平方米 --
世茂房地产(0813.HK) 24.2亿元 115.53% -- 42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