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拉姆萨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之时。简单的说,湿地是一类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过渡的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
地公园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湿地公园管理和经营者的专业培训,逐步建立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保障机制,依法保护相关利益者的权益,保障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健康推进;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应建立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试点工作科技咨询工作组,完善科技支撑机制,加强科研监测工作,科学指导园内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更多]
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青藏高原湿地退化的重要气候背景,而气候变化在高原上的超前和显著的表现使得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承受着相对其他地区更为巨大的胁迫压力。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积累会加强温室效应的影响,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逐年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指出。[更多]
红树林等湿地的消失,可能进一步促进气候变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农业学大寨的时期,普宁的白坑湖湿地一带的农民向湿地要土地,在上面种植了300多公顷水稻,约占湿地面积1/2面积的一半。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水稻不仅不用施肥,而且产量相当高。感到好奇的徐颂军着手分析湿地的营养成分。 [更多]
在解答湿地在全球气候变暖中所起到的作用时, 马广仁称湿地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一是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可能降水减少了,海水升高了,湿地面积会减少。二是湿地对亚环境气候变化也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泥炭地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更多]
湿地污染是湿地退化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使许多河湖(如巢湖、滇池、太湖等)湿地及沿海水域水质恶化,加速某些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和寄生虫的流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危害。我国的主要湖泊中有52% 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CODMn、酚、氨氮等。 [更多]
与人体的肾一样,湿地承接了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凭借植物群落的净化功能,湿地能吸收过量的有机物、有害的重金属等,往下游排放更为健康的水体。广东省政协常委、华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徐颂军表示:“湿地生态系统是与人类生存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更多]
2006年8月中国投入5亿保护“地球之肾”
2006年2月我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2005年11月中国首次当选《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理事国
2005年7月云南四块高原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05年1月在这个将要崛起的东方金融中心,男人们的生活压力有目共睹
2004年12月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授予中国国家林业局“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
2004年6月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办第50号通知作了全面动员和工作部署。这是国家林业局第一次就湿地保护召开的高规格会议,体现着湿地保护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这是中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就湿地保护作出的明确声明,表明湿地保护已经纳入国家议事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5年11月中国首次当选《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理事国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