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却出现了跃进化现象。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但如果不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循序渐进,城市化就难以健康发展,
不仅损害农民利益,也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详细...]
“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许多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
中国的城市化离不开土地的资本化。然而,2000年以后,以“土地资本化”为主要驱动力的城市化,日益演变成为各级政府的“土地财政”。
试图通过“土地财政”来解决城市化、城镇化资金不足,进而实现城市繁荣、城市发展目的的城市化,其实际效果是:在持续升温的“卖地”为民、“卖地”为城市发展、“以地生财”的目标追求中,手段成为目的。[详细...]
拆村并居,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各地目标相同: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详细...]
6.2亿城镇人口中,还有1亿多是农业户籍人口。很多农民工还远没有享受到他们应得的“同城待遇”。尤其是那些长期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外来人口,要真正实现“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详细...]
“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当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捆绑到一起后,与地方财政收入和政绩挂钩的城市发展就充满了商业的喧嚣和自我膨胀。
当“大规划”之风由直辖市和各省省会蔓延到中小城市,“造城”潮反映出来的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盲目追风。[详细...]
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的发展超出了正常轨道,城市建设布局出现无序乃至失控,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来愈严重,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危害。[详细...]
“摊大饼”式的外向蔓延,让城市急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房价趋高、环境污染、生活成本增加、看病难、上学难、入托难等“大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治理城市“巨无霸”难题已经刻不容缓。[详细...]
我们曾大大吃过“大跃进”的亏。那样的一场人祸,对国家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如果不吸取教训,揠苗助长式的进行城市化,跑马圈地建设“国际大都市”,只会成为“秀政绩”的表演,只会与良好愿望背道而驰。
城市的核心是“市”,城市化的核心是“市场化”。 目前的城市化依然强调政府去“抓”,而没有真正依靠市场来“育”。中国的城市化既要政府推动又要市场推动,降低城市发展的非市场成本。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尤其要注意的问题。[详细...]
中国应当慎重考虑如何给“城市化热”降温、给“城市扩大化”减速的问题了。因为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民生问题,都源于“城市化”的过快、过猛、过急甚至出现失控的倾向。如果不对“城市化”的过度膨胀施以有效的调控,势必会影响甚至动摇整体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分化和破坏社会稳定的基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