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
分享到: 更多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的开发面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石油、煤炭、钢铁、木材等生产资料和巨额利润及税金,同时也为加工工业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面对世纪之交资源耗竭状况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资源型城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生态化建设的角度,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也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

阅读:《中国首次出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城市?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且矿业及相关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业职工在整个城市人口中占据较大比例,社会文化也明显地烙有矿业活动的印记,通过矿业开发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制品的城市。资源型城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矿产资源开发关系密切,其共性是 城市,个性是矿业资源及矿产业。
生态化城市
  生态化城市是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性,追求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1)自然空间生态化。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核心,城乡融合、互为一体,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立生态平衡体系。2)环境生态化。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重组的环境容量,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3)经济生态化。建立生态产业体系,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4)社会生态化。人们的价值取向由索取经济利益,转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全社会道德法律水平。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生态城
 
建立生态化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目标
  生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并表现在许多领域,即现代经济行为中的生态含量日益增大,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生态含量也日益增大。例如企业经营绿色化,以绿色决策、绿色管理及绿色产品的新模式,呈现绿色化的格局。现代产业中的生态价值日渐加强,现代生产技术绿色化导致现代产业经贸的变革,推动产业结构的实质性变革和经贸体系的绿色化进程。可以看出,建立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生态化城市建设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生态化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在发展过程和范围上具有差异性。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条件和状态,而生态化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学表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比生态化城市的含义广泛。但生态化城市是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强调三者的和谐性,因此,它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严重地困扰着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三危现象”在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曾经出现,在国外资源型城市基地改造的成功范例中,比较典型的是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型”范例、美国匹兹堡“复兴型”范例和法国洛林地区的“告别型”范例。通过介绍国外资源型城市从危机中成功转型的案例,在为国内困难重重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 详细
社会热议
城市生态化改造需做“微”文章
经济下行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点与对策
以绿色发展助推资源型城市转型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
着力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升级版
新兴资源型城市低碳化转型探析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唐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如何向生态城市转型?
浅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探索与出路
 资源型城市的改变
 
本溪:探索生态化改造之路 变身“国家森林城市”
  1998年,本溪市开始实施林业强市战略,目标直指打造生态良好的和谐城市;2007年,这座城市又迈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脚步,明确了“枫叶之都、画境林城、生态本溪”的建设理念,走上了一条钢铁重镇城市化、生态化的发展新路。【详细】
呼伦贝尔:工业城市向生态化国际型城市转型
  在近百年的城市建设历史中,呼伦贝尔经历了从农业(森林工业)型城市到资源型产业城市(能源重化工)的发展,并且目前正在提升、在逐步深化,未来将向生态型城市发展。呼伦贝尔能在十一五规划末期、十二五规划开展初期来选择城市发展道路具有战略和历史性意义。【详细】
山东枣庄:从煤炭之城到国家森林城市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生” 的老城。随着煤炭资源日渐枯竭,2009年,枣庄被国务院批准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按照十八大精神,枣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下一步,枣庄将加大对矿区塌陷地治理,建设更多的湿地公园和城市绿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详细】
唐山:从工业之城迈向生态之城
  被称为“钢都”、“煤城”的唐山市,积极探索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不仅使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形象得到提升,而且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一个生态新唐山正在崛起。【详细】

 

平果:“南国铝都”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 要富城更要富民

内蒙古乌海:煤炭基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攀枝花:百里钢城”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道路

吉林松原: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克拉玛依:资源型城市现代化转型的概念性分析框架

 专家观点
 
仇保兴: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重建微循环
 
李迅:中国城市低碳生态化还需20年
 
刘庶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难点
 
陈耀:生态环境恶化倒逼资源型城市转型
 
郑新立: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实现资源型城市永续发展

时间:2014-0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