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政 策
|
资 讯
|
专 题
|
学 术
|
考 试
|
人 才
|
论 坛
[编者按]
“5.12”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举国悲痛。灾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灾后重建,迫在眉睫。灾后重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援,更需要先行谋划,对灾区的重建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策划与规划。全国人民在国家领导的带领下,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灾区重建,策划规划先行,但由于灾区面积大,重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如何高效开展灾区重建的研究、规划和策划工作,是从党中央到灾区各级政府都面临的难题之一。
此次5.12灾后重建专题,由都市世界发起,为众多有志之士提供一个为国出力的平台,向大家展示此次灾后重建的重要资料。欢迎大家共同探讨,集思广益,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点击进入:
灾后重建论坛专区
城市(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手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写
第一章
总则
震灾害后的城市恢复重建工作分为保障性重建阶段和永久性重建阶段。 保障性重建是指严重地震灾害后,在灾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给灾民提供吃、穿、住、工作、医疗、出行等最基本的生活环境,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初步形成城市或居民点机能、开展社会经济活动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过渡性的灾后建设行为。[
全文
]
第二章
灾后恢复重建指挥和行政办公设施
城市行政办公设施的灾后评估,应当按照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状态,将现有行政办公建筑的受损情况分为五个等级: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灾后恢复重建指挥和行政办公设施的重建选址。灾后恢复重建指挥和行政办公设施的重建选址。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应在居民点中心布置,方便日常指挥与调度。 [
全文
]
第三章
居民安置住宅与安置点
应对灾后现存居住建筑进行评估,确定仍然可供居住或经过改造修葺后可供居住的建筑总量,计算可容纳的人口总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灾民意愿和安置条件允许的情况,计算需要异地重建、原地重建和原址重建的简易住宅建筑总量,进行规划设计。居民安置住宅与安置点规模:单个安置小区规模以容纳居住人口10000~15000人为宜。小区面积不宜小于10000平方米。[
全文
]
第四章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评估应当按照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状态,将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的受损情况分为五个等级: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简易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零售商店、学校、医院、储蓄所、邮局、文体设施等。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预测应兼顾灾民与救援人员的共同需求。 [
全文
]
第五章
市政公用设施
震后各种供水水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饮水水质卫生条件恶化。与饮水卫生有关的肠道传染病,震后集中式供水中断,由于饮用不卫生的水,导致人群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急剧增加,环境污染严重,可能导致人群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地震灾害期间,给水卫生的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执行国家卫生标准供应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全文
]
第六章
道路交通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震损情况评估。公路和城市道路主要震损表现如下:路基、路面纵向或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是最赏见的破坏现象,一般发生在路肩和新旧路基接合部位。路基、路面沉降。桥头路基纵横向裂缝、沉降和向河心及两侧边坡滑移。桥头的路基由于受到桥跨推压,致使路面隆起。路面被砂石、建筑垃圾等杂物掩埋。 [
全文
]
第七章
物资供应仓储设施
物资供应仓储(区)重建规划应首先对原有仓储设施的损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规划应充分利用原有物资供应仓储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并妥善处理危险设施,杜绝次生灾害的隐患。物资评估原有储存物资的安全情况与可利用情况评估:尤其是危险品仓库物资的妥善处理;工程地址条件评估:原址应能满足直接建设条件,或经过抗震加固处理后可实施建设,且无次生灾害隐患。[
全文
]
第八章
厂矿
灾区工厂重建规划应对受灾情况评估,以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重建计划。基地能否满足直接建设条件或经常规工程抗震加固处理之后满足建设条件,是否存在次生灾害隐患。厂区内外道路通行条件是否受到灾害影响,与城市交通、区域交通网络联系是否畅通。建筑工程结构是否稳定,围护结构是否完整,管线设备是否完整。[
全文
]
历史经验与教训
1976年7月28日 中国唐山 7.8级
专家详解汶川地震破坏性与唐山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图片资料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灾后数据
历史经验:灾后重建借鉴唐山地震
1999年9月21日 中国台湾 7.3级
记台湾“九二一”地震
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
1999年的台湾南投地震
抚慰心灵之伤需要社会力量
2004年12月26日 印尼 9.0级
印度洋地震海啸对印尼经济的影响
信手拈来:汲取教训防患未然
印尼海啸后的惨烈景象(组图)
印尼海啸中失去亲人的幸存者们
2008年5月12日 中国汶川 8.2级
央行: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支持灾后重建
灾后工业三步走重建战略浮出水面
关注汶川大地震灾区家园重建
灾后重建的他山之石 洛杉矶
墨西哥 旧金山 地震
墨西哥经历连续两次大地震
墨西哥城是震后重建的范例
美国旧金山地区的里氏6.9级强烈地震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其他地区震后经验
印度大地震后的反思:豆腐渣工程
国际建筑上哪些措施可以防地震?
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
土耳其地震威胁该国经济
灾后重建方案正在征集中!
期待您的加入!
策划制作:都市世界编辑部 联系电话:8858538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合作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CSUS)
城市规划国际论坛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08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
chinacityplanning
163.com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806 QQ:13192498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